ran的成語 (394個)
-
221
芒然自失
- 成語拼音:
- máng rán zì shī
- 成語解釋:
-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說劍》:“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
-
222
漠然置之
- 成語拼音:
- mò rán zhì zhī
- 成語解釋:
-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
- 成語出處:
-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
223
滿坐寂然
- 成語拼音:
- mǎn zuò jì rán
- 成語解釋:
- 坐:同“座”,座位。全場靜悄悄的
- 成語出處:
- 清·張潮《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
224
獰髯張目
- 成語拼音:
- níng rán zhāng mù
- 成語解釋:
- 猶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甕牖馀談·賊中悍酋記》:“曾賊知軍門自至,突出欲擒之,獰髯張目,勇氣百倍,直呼軍門名。”
-
225
囊橐蕭然
- 成語拼音:
- náng tuó xiāo rán
- 成語解釋:
-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財物,沒有什么積蓄
- 成語出處:
- 《重修揚州府志》第48卷:“以疾歸,囊橐蕭然,圖書數卷而已。”
-
226
飄飄然
- 成語拼音:
- piāo piāo rán
- 成語解釋:
- 由于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
- 成語出處: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
227
龐然大物
- 成語拼音:
- páng rán dà wù
- 成語解釋:
- 龐然:高且大的樣子。形容外表強大;事實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第19卷:“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
228
飄然若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ruò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然:神形瀟灑的樣子。神形瀟灑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動作瀟灑自如輕盈優美
- 成語出處:
-
229
怦然心動
- 成語拼音: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成語解釋:
-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
230
飄然欲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yù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輕松爽快、沾沾自喜
- 成語出處:
- 宋·鄧牧《伯牙琴·續補·自陶山游云門》:“奇詭萬狀,使人飄然欲仙,不知在人間世。”
-
231
飄然遠翥
- 成語拼音:
- piāo rán yuǎn zhù
- 成語解釋:
- 翥:向高處飛。輕快地向高處飛去。比喻放棄權利之爭,遠離庸俗的官場
- 成語出處:
- 蔡鍔《致唐繼堯皓電》:“儕輩中果有三數人身先引退,飄然遠翥,實足以對于今日號稱偉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針砭,為后來留一榜樣。”
-
232
愀然不樂
- 成語拼音:
- qiǎo rán bù lè
- 成語解釋:
- 愀然:憂愁的樣子。臉上憂愁嚴肅,心中不愉快。
- 成語出處:
- 《荀子 修身》:“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233
確然不群
- 成語拼音:
- què rán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謂堅守志操,不同流俗。
- 成語出處:
- 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少而修德雅正,確然不群。”
-
234
跫然足音
- 成語拼音:
- qióng rán zú yīn
- 成語解釋:
-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 成語出處:
- 《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235
青蠅染白
- 成語拼音:
- qīng yíng rǎn bái
- 成語解釋:
- 同“青蠅點素”。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卷二六引三國·魏·丁儀《厲志賦》:“疾青蠅之染白,悲小弁之靡托。”
-
236
染蒼染黃
- 成語拼音:
- rǎn cāng rǎn huáng
- 成語解釋:
-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
237
然荻讀書
- 成語拼音:
- rán dí dú shū
- 成語解釋:
-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讀。”
-
238
染風習俗
- 成語拼音:
- rǎn fēng xí sú
- 成語解釋:
- 謂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 成語出處:
- 《云笈七簽》卷五六:“五氣者,隨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風習俗,所以變化無窮,不惟萬數。”
-
239
燃膏繼晷
- 成語拼音:
- rán gāo jì guǐ
- 成語解釋:
- 燃: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點上燈燭,接續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與學習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草書·沈約》:“沈約,吳興武康人也,官至尚書令。少家貧,一意書史,燃膏繼晷,晝夜不倦。”
-
240
染翰操觚
- 成語拼音:
- rǎn hàn cāo gū
- 成語解釋:
- 翰:毛筆;操觚:拿木簡寫文章。指提筆作文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作文曰染翰操觚;從師曰執經問難。”
* ran成語,ran的成語,帶r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