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的成語 (669個)
-
381
去泰去甚
- 成語拼音:
- qù tài qù shèn
- 成語解釋:
- 泰、甚:過分。適可而止,不可過分。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韓非子·揚權》:“故去甚去泰,身乃無害。”
-
382
去太去甚
- 成語拼音:
- qù tai qù shèn
- 成語解釋:
- 見“去泰去甚”。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為吳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諸列國,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規乎。”
-
383
掐頭去尾
- 成語拼音:
- qiā tóu qù wěi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只剩下中間的一部分;或指沒頭沒尾;看不清脈絡。也指去掉沒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 成語出處:
- 蔣子龍《拜年》:“一個月趕上倆節日,掐頭去尾,一個月連半個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
384
曲突徙薪
- 成語拼音:
- qū tū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把煙囪改為彎的;把柴草移開。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
385
曲突移薪
- 成語拼音:
- qǔ tū yí xīn
- 成語解釋:
- 見“曲突徙薪”。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玉搔頭·媲美》:“曲突移薪計未忠,焦頭爛額敢居功。”
-
386
去梯之言
- 成語拼音:
- qù tī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除去梯子后說的話。比喻絕密的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表傳》:“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
387
去蕪存菁
- 成語拼音:
- qù wú cún jīng
- 成語解釋:
- 蕪:蕪雜。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華
- 成語出處:
-
388
去蕪存精
- 成語拼音:
- qù wú cún jīng
- 成語解釋:
- 蕪:蕪雜。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華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上海京劇院將這樣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戲,經過去蕪存精加以重新編排,使其重放麟派藝術的光彩。”
-
389
去偽存真
- 成語拼音:
- qù wěi cún zhēn
- 成語解釋:
- 去:除掉。偽:虛假。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權衡在手,明鏡當臺,可以摧邪輔正,可以去偽存真。”
-
390
去危就安
- 成語拼音:
- qù wēi jiù ān
- 成語解釋:
- 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文襄帝紀》:“去危就安,今歸正朔;轉禍為福,已脫羅網。”
-
391
巧偽趨利
- 成語拼音:
- qiǎo wěi qū lì
- 成語解釋:
- 巧:奸詐。偽:虛偽。趨:追求,靠近、趨向。奸詐虛偽,唯利是圖,唯勢是從。
- 成語出處:
- 《漢書·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偽趨利。”
-
392
闃無人聲
- 成語拼音:
- qù wú rén shēng
- 成語解釋:
- 謂靜寂得沒有一點人聲。
- 成語出處:
-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僵尸鬼》:“趨至,則破屋前后二間,闃無人聲。”
-
393
闃無一人
- 成語拼音:
- qù wú yī rén
- 成語解釋:
-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 成語出處:
-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曾夢至一處,見禪床幾杖蕭然,而闃無一人。”
-
394
區聞陬見
- 成語拼音:
- qū wén zōu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聞不廣,學識淺陋。
- 成語出處: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朱笥河》:“后學小生,區聞陬見,不得而妄議已。”
-
395
曲學阿世
- 成語拼音:
- qǔ xué ā shì
- 成語解釋:
- 歪曲自己的學術,以投世俗之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務正說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
396
去邪歸正
- 成語拼音:
- qù xié gu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去掉邪惡,歸于正道。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志 后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后主劉禪詔曰:“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
397
曲學诐行
- 成語拼音:
- qǔ xué hǎo xíng
- 成語解釋:
- 做學問不入正道,行為奸邪不正。
- 成語出處:
- 宋·陸九淵《與張輔之書》:“古之所謂曲學诐行者,不必淫邪放僻,顯顯狼狽,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
398
情見力屈
- 成語拼音:
- qíng xiàn lì qū
- 成語解釋:
- 情:真實情況;見:通“現”,暴露。指在軍事上情況暴露而又處在劣勢的地位。
- 成語出處:
- 《漢書 韓信傳》:“今足下舉倦敝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情見力屈,欲戰不拔,曠日持久,糧食單竭。”
-
399
屈膝求和
- 成語拼音:
- qū xī qiú hé
- 成語解釋:
- 屈:彎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請求和解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宋史演義》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駕,刺奸被執義士喪生。”
-
400
詘膝請和
- 成語拼音:
- qū xī qǐng hé
- 成語解釋:
- 詘:通“屈”,彎曲;詘膝:下跪。下跪降服,請求和解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然后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詘膝請和。”
* qu成語,qu的成語,帶q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