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ng的成語 (321個)

    161

    強而后可

    成語拼音:
    qiǎng ér hòu kě
    成語解釋:
    強:硬要,迫使。經強求后才答應。
    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請復之。’強而后可,一朝而獲十禽。”
    162

    墻風壁耳

    成語拼音:
    qiáng fēng bì ěr
    成語解釋:
    墻透風,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
    成語出處: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逮捕》:“你想墻風壁耳,萬一傳了出去,說我窩藏徐錫麟的黨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163

    強鳧變鶴

    成語拼音:
    qiáng fú biàn hè
    成語解釋:
    語本《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強鳧變鶴”謂硬把野鴨變作仙鶴。喻濫竽充數,徒多無益。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164

    強聒不舍

    成語拼音:
    qiǎng guō bù shě
    成語解釋:
    聒:聲音吵鬧;舍:舍棄。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舍者也。”
    165

    強弓勁弩

    成語拼音:
    qiáng gōng jìn nǔ
    成語解釋:
    強:強勁的,有力的。強有力的弓,堅硬的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回:“韓地方九百余里,帶甲數十萬,然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166

    墻高基下

    成語拼音:
    qiáng gāo jī xià
    成語解釋:
    喻名位雖高而才德低下。
    成語出處:
    《北史·序傳·李僧伽》:“時鄭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適道,文勝其質,郭林宗所謂墻高基下,雖得必喪,此之徒也。’”
    167

    強干弱枝

    成語拼音:
    qiáng gān ruò zhī
    成語解釋:
    加強樹干,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厄塞地利,強本干,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168

    強弓硬弩

    成語拼音:
    qiáng gōng yìng nǔ
    成語解釋:
    強:強勁的,有力的;弩:古代發箭的機械。強有力的弓,堅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瑜欲親往探看曹軍水寨,乃命收拾樓船一只,帶著古樂,隨行健將數員,各帶強弓硬弩,一齊上船迤邐前進。”
    169

    戕害不辜

    成語拼音:
    qiāng hài bù gū
    成語解釋:
    戕:害;辜:罪過。殺害或傷害無辜的人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集賢文相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170

    墻花路草

    成語拼音:
    qiáng huā lù cǎo
    成語解釋:
    見“墻花路柳”。
    成語出處:
    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墻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墻花路草。”
    171

    墻花路柳

    成語拼音:
    qiáng huā lù liǔ
    成語解釋:
    喻娼妓。
    成語出處:
    明·高明《二郎神·秋懷》套曲:“風流。恩情怎比,墻花路柳?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
    172

    強記博聞

    成語拼音:
    qiáng jì bó wén
    成語解釋:
    謂記憶力強,見聞廣博。
    成語出處:
    宋·陸游《賀皇太子受冊箋》:“英姿達識,事洞照于幾先;強記博聞,言必稽于古訓。”
    173

    鏘金鏗玉

    成語拼音:
    qiāng jīn kēng yù
    成語解釋:
    見“鏘金鳴玉”。
    成語出處:
    五代·齊己《讀》詩:“鏘金鏗玉千余篇,膾吞炙嚼人口傳。”
    174

    強奸民意

    成語拼音:
    qiáng jiān mín yì
    成語解釋:
    反動統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人民群眾頭上;硬說成是人民群眾的意愿。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2回:“后來老袁強奸民意,凡政、紳、軍、商各界,無不有請愿書。”
    175

    鏘金鳴玉

    成語拼音:
    qiāng jīn míng yù
    成語解釋:
    金玉相撞而發聲。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帝京篇》:“繡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
    176

    強將手下無弱兵

    成語拼音: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語解釋:
    有本領的將領手下沒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領導必然能帶出好的部屬。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連公壁》:“俗語云:‘強將手下無弱兵’,真可信。”
    177

    強加于人

    成語拼音:
    qiáng jiā yú rén
    成語解釋:
    把一個人或一方的意見、看法勉強加諸于別人
    成語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你就是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強加于人,而我不吃這一套!”
    178

    強將之下無弱兵

    成語拼音: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語解釋:
    弱:軟弱。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好的部屬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強將之下無弱兵。恁樣的姐姐須得恁樣的梅香姐,方為廝稱。”
    179

    蜣螂抱糞

    成語拼音:
    qiāng láng bào fèn
    成語解釋:
    蜣螂:屎殼郎。形容臭味相投
    成語出處:
    《諧鐸》:“見一處,盡以糞土涂墻,四面附蜣螂百萬,屹如長城。”
    180

    強龍不壓地頭蛇

    成語拼音: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 qiang成語,qiang的成語,帶qi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