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ng的成語 (321個)

    221

    強自取折

    成語拼音:
    qiáng zì qǔ shé
    成語解釋:
    見“強自取柱”。
    成語出處:
    《大戴禮記·勸學》:“強自取折,柔自取束。”
    222

    強自取柱

    成語拼音:
    qiáng zì qǔ zhù
    成語解釋:
    謂物性過硬則反易折斷。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223

    強枝弱本

    成語拼音:
    qiáng zhī ruò běn
    成語解釋:
    喻地方勢力強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勢。
    成語出處:
    明·李贄《史綱評要·唐玄宗》:“強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猶然,況犬羊乎?”
    224

    強宗右姓

    成語拼音:
    qiáng zōng yòu xìng
    成語解釋:
    強宗:豪門大族;右姓:世族大姓。指有權勢的豪門大族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彶傳》:“強宗右姓,各擁眾保營,莫肯先附。”
    225

    強嘴硬牙

    成語拼音:
    qiáng zuǐ yìng yá
    成語解釋:
    謂能說善辯。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花永喜娘們,膽大心尖,強嘴硬牙,老花說不過她,干仗總是吃敗仗。”
    226

    強直自遂

    成語拼音:
    qiáng zhí zì suí
    成語解釋:
    謂剛正而自行其意,不為人所動搖。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朱暉傳》:“暉好節概,有所拔用,皆厲行之士,表善黜惡,抑強絕邪,歲常豐熟,吏民畏而愛之,為之歌曰:‘強直自遂,南陽朱季,吏畏其威,民懷其惠。’”
    227

    強中自有強中手

    成語拼音: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成語解釋: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隋何賺風魔蒯徹》第三折:“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
    228

    弱本強末

    成語拼音:
    ruò běn qiáng mò
    成語解釋:
    指中央權力削弱而地方勢力強大。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 洪仁玕《資政新篇》:“倘有結盟聯黨之事,是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倚之端,外為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本強末之弊。”
    229

    人強馬壯

    成語拼音:
    rén qiáng mǎ zhuàng
    成語解釋:
    軍隊和馬匹都很強狀。形容軍威雄壯;精神抖擻。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使不著人強馬壯,端的是鬼使神差。”
    230

    人強勝天

    成語拼音:
    rén qiáng shèng tiān
    成語解釋:
    人的力量強盛,可以戰勝自然。
    成語出處:
    《亢倉子·政道》:“故周之秩官云:人強勝天。”
    231

    弱肉強食

    成語拼音:
    ruò ròu qiáng shí
    成語解釋:
    原指動物中弱者的肉是強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強者欺壓、吞并。
    成語出處:
    元 胡天游《聞李帥逐寇復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強食鴟鸮同。”
    232

    生奪硬搶

    成語拼音:
    shēng duó yìng qiǎng
    成語解釋:
    奪:強取。形容強行搶奪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還虧褚一官力大,把個公子生奪硬搶的救護下來,出了房門,一溜煙跑了。”
    233

    殺回馬槍

    成語拼音:
    shā huí mǎ qi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出其不意的回頭一擊
    成語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八章:“七連給他來了這么個回馬槍,他卻委實惱怒了。”
    234

    耍花腔

    成語拼音:
    shuǎ huā qiāng
    成語解釋:
    用虛假而動聽的話騙人。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6章:“‘再耍花腔,我立刻懲辦你!’楊曉冬掏出手槍逼住他。”
    235

    耍花槍

    成語拼音:
    shuǎ huā qiāng
    成語解釋:
    武術中的欺騙對手的假動作。比喻賣弄小聰明的欺騙行為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明明是原棉問題,你還有另外一個看法,想耍什么花槍?”
    236

    舌劍唇槍

    成語拼音: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成語解釋: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爭辯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各不相讓。
    成語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間,別無甚么買賣,全憑著舌劍唇槍,說嘴兒哄人的錢使。”
    237

    恃強凌弱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líng ruò
    成語解釋:
    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238

    身強力壯

    成語拼音: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成語解釋:
    身體強健;精力旺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239

    使槍弄棒

    成語拼音:
    shǐ qiāng nòng bàng
    成語解釋:
    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因他會寫諸家字體,人都喚他做圣手書生。又會使槍弄棒,舞劍掄刀。”
    240

    恃強欺弱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qī ruò
    成語解釋:
    恃:依靠,憑借;欺:欺侮。依仗強大欺負弱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8回:“齊恃強欺弱,奪我汶陽之田,今日請還。”
    * qiang成語,qiang的成語,帶qi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