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n的成語 (1041個)

    781

    三好兩歉

    成語拼音:
    sān hǎo liǎng qiàn
    成語解釋:
    同“三好兩歹”。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那女兒年方一十二歲,一貌如花,且是聰明,單只從小的三好兩歉,有些小病。”
    782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成語拼音:
    sòng jūn qiān lǐ,zhōng xū yī bié
    成語解釋:
    君:敬稱對方;終:終究。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哥哥你回去。”
    783

    盛況空前

    成語拼音:
    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成語解釋:
    形容熱鬧至極
    成語出處:
    陸文夫《為讀者想》:“只有把廳堂擠得滿滿,才算得上是盛況空前。”
    784

    深厲淺揭

    成語拼音:
    shēn lì qiǎn qì
    成語解釋:
    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淺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沒有用,只得連衣服下水。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785

    說千道萬

    成語拼音:
    shuō qiān dào wàn
    成語解釋:
    道:說。指各種各樣的說法。后用來形容話說的很多。亦作“說一千道一萬”。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別人說千道萬,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這一天,是我的。”
    786

    食前方丈

    成語拼音: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成語解釋: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787

    省愆寡過

    成語拼音:
    shěng qiān guǎ guò
    成語解釋:
    省:減少;愆:失誤。減少過錯
    成語出處:
    清·林則徐《通飭各屬命盜各案趕緊審解札》:“要知早結一日,少搶一人,皆可省愆寡過,復何憚而不為乎?”
    788

    神牽鬼制

    成語拼音:
    shén qiān guǐ zhì
    成語解釋:
    謂受到多方面牽制而不能任意行事。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非若詩賦古文,容易得意疾書,不受神牽鬼制者。”
    789

    繩愆糾謬

    成語拼音:
    shéng qiān jiū miù
    成語解釋:
    繩:糾正;愆:過失;謬:錯誤。指糾正過失。
    成語出處:
    《尚書 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790

    繩愆糾繆

    成語拼音:
    sheng qian jiu miu
    成語解釋:
    改正過失,糾正錯誤。繩:糾正。愆:過失。謬:錯誤。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謝李中丞安撫崔簡戚屬啟》:“繩愆糾繆,列群肅澄之風。”
    791

    繩愆糾違

    成語拼音:
    shéng qiān jiū wéi
    成語解釋:
    繩:束縛,扶正;愆:過失;糾:糾正。指舉發過失,糾正錯誤
    成語出處: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職,非徒繩愆糾違,亦當顧國家大體。”
    792

    思前慮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lǜ hòu
    成語解釋:
    思:思考,考慮;前:原因。反復考慮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為,再不思前慮后,小弟每每與他說好話,他再不肯聽。”
    793

    升遷榮辱

    成語拼音:
    shēng qiān róng rǔ
    成語解釋:
    升:上升;榮辱:顯榮與恥辱。指宦途上的升遷與降職、榮顯與失意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白堤政跡》:“升遷榮辱,身外事耳,吾豈為此?所以然者,我心自有病也。”
    794

    思前算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suàn hòu
    成語解釋:
    思:思考;算:計劃,籌謀。思想前面,盤算將來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呂子約》:“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后,計較商量。”
    795

    說千說萬

    成語拼音:
    shuō qiān shuō wàn
    成語解釋:
    說了許許多多的話。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今人解《易》……說千說萬,與《易》全不相干。”
    796

    思前想后

    成語拼音:
    sī qián xiǎng hòu
    成語解釋:
    前:原因。思思前頭;想想后頭。反復考慮事情的原因和結果。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2回:“且聞太師見后無襲兵,領人馬徐徐而行;又見折了余慶,辛環帶傷,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后。”
    797

    三遷之教

    成語拼音:
    sān qiān zhī jiào
    成語解釋:
    漢 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后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夸;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后人用“孟母三遷”、“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后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夸;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798

    三千珠履

    成語拼音:
    sān qiān zhū lǚ
    成語解釋:
    珠履:綴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貴賓眾多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799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成語拼音: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
    成語解釋:
    償:償還。殺人者須抵命,欠債者要還錢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可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這般說才是。”
    800

    深入淺出

    成語拼音:
    shēn rù qiǎn chū
    成語解釋:
    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
    成語出處:
    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鴻論深入顯出,切中事機,據理辯駁,雖有利口,無所復置其喙。”
    * qian成語,qian的成語,帶q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