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n的成語 (1041個)

    521

    千齡萬代

    成語拼音:
    qiān líng wàn dài
    成語解釋:
    猶千秋萬代。極言歲月長久。
    成語出處:
    唐·盧照鄰《懷仙引》:“天長地久時相憶,千齡萬代一來游。”
    522

    千里無煙

    成語拼音:
    qiān lǐ wú yān
    成語解釋:
    謂廣大地區糧盡炊斷。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衛覬傳》:“當今千里無煙,遺民困苦。”
    523

    潛龍勿用

    成語拼音:
    qián lóng wù yòng
    成語解釋:
    蛟龍潛伏著不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成語出處:
    《周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524

    千慮一得

    成語拼音:
    qiān lǜ yī dé
    成語解釋:
    慮:思考;得:收獲。在千百次的考慮中;總會有正確的時候。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525

    千里猶面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óu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傳達事情清楚確實。
    成語出處:
    《舊唐書·房玄齡傳》:“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
    526

    千里一曲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ī qǔ
    成語解釋:
    比喻舉止隨便,不拘小節。
    成語出處:
    《公羊傳 文公十二年》:“曷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527

    千慮一失

    成語拼音:
    qiān lǜ yī shī
    成語解釋:
    失:錯誤。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528

    千里姻緣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īn yuán
    成語解釋:
    很遠的婚姻緣分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529

    千里姻緣使線牽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īn yuán shǐ xiàn qiān
    成語解釋: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同“千里姻緣一線牽”。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1回:“自古三世修來同一宿,又曰千里姻緣使線牽,我和你是強不得的。”
    530

    千里姻緣一線牽

    成語拼音:
    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成語解釋: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男女雙方的腳而成,故事見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
    531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成語解釋: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532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成語解釋: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成語出處:
    《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533

    黔驢之計

    成語拼音:
    qián lǘ zhī jì
    成語解釋:
    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成語出處:
    宋 李曾伯《代襄閫回陳總領賀轉官》:“雖長蛇之勢若粗雄,而黔驢之技已盡展。”
    534

    黔驢之技

    成語拼音:
    qián lǘ zhī jì
    成語解釋:
    黔:貴州;技:本領。黔驢的本領。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驢一鳴,虎大駭……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啃,斷其喉
    535

    千里之駒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jū
    成語解釋:
    駒:少壯馬。比喻英俊的少年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之鳧乎?”
    536

    千里之任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rèn
    成語解釋:
    指遠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成語出處:
    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
    53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語解釋:
    走一千里路,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38

    千里之志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zhì
    成語解釋:
    遠大的志向。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長利》:“與一舉則有千里之志,德不盛,義不大則不至其郊。”
    539

    千里之足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zú
    成語解釋: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
    540

    千磨百折

    成語拼音:
    qiān mó bǎi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受磨難、遭曲折之多。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人懷忠憤,如報私仇,千磨百折,有進無休。”
    * qian成語,qian的成語,帶q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