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an的成語 (1041個)

    301

    馬前卒

    成語拼音:
    mǎ qián zú
    成語解釋:
    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
    302

    磨揉遷革

    成語拼音:
    mó róu qiān gé
    成語解釋:
    遷革:變化。通過磨練引導使人的思想發生變化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吉州學記》:“予聞教學之法本于人性,磨揉遷革使趨于善。”
    303

    沒深沒淺

    成語拼音:
    méi shēn méi qiǎn
    成語解釋:
    言行沒分寸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09章:“瞧你這個人,辦事怎么這么沒深沒淺哪!”
    304

    墨突不黔

    成語拼音:
    mò tū bù qián
    成語解釋:
    見“墨突”。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答賓戲》:“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305

    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錯誤荒謬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十四年的“讀經”》:“反對者們以為他真相信讀經可以救國,真是‘謬以千里’了!”
    306

    默轉潛移

    成語拼音:
    mò zhuǎn qián yí
    成語解釋:
    暗中轉換移易。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致李伯相書》:“然試辦采辦羈縻東省運道,三年后采買有效,再議進止,是亦默轉潛移之一術,執事以為何如?”
    307

    滿招損,謙受益

    成語拼音: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成語解釋: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成語出處: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308

    匿跡潛形

    成語拼音:
    nì jì qián xíng
    成語解釋:
    匿: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潛:隱藏。躲藏起來,不露形跡。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309

    駑馬鉛刀

    成語拼音:
    nú mǎ qiān dāo
    成語解釋:
    鉛刀:鉛質的刀。蹩腳的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成語出處:
    《后漢書·隗囂傳》:“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但駑馬鉛刀,不可強扶。”
    310

    你謙我讓

    成語拼音:
    nǐ qiān wǒ ràng
    成語解釋:
    謙:謙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7回:“這是一件正經大事,大家鼓舞起來,別你謙我讓的。”
    311

    寧與千人好,莫與一人敵

    成語拼音: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mò yǔ yī rén dí
    成語解釋:
    寧愿與千人做朋友,不要與一個人為敵
    成語出處:
    312

    躡影潛蹤

    成語拼音:
    niè yǐng qián zōng
    成語解釋:
    見“躡影藏形”。
    成語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奏捷》:“躡影潛蹤,追來不放松,斂銳鋒藏,還愁遇夾攻。謀臣計也空,武臣力也窮。”
    313

    扭轉乾坤

    成語拼音:
    niǔ zhuǎn qián kūn
    成語解釋: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已成的局面。
    成語出處: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三章:“他制定了一個‘華中局部反攻計劃’,妄圖依托湘、鄂、川、黔負隅頑抗,來改天換地,扭轉乾坤。”
    314

    躡足潛蹤

    成語拼音:
    niè zú qián zōng
    成語解釋:
    指放輕腳步,隱住身體。
    成語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躡足潛蹤,他換羽移宮。”
    315

    徘徊不前

    成語拼音:
    pái huái bù qián
    成語解釋:
    徘徊:來回地行走。猶豫不決,停步不前。比喻總在一個地點不能前進
    成語出處:
    成仿吾《長征回憶錄》:“林彪又消極抗令,徘徊不前,受到軍委的嚴厲批評。”
    316

    偏懷淺戇

    成語拼音:
    piān huái qiǎn gàng
    成語解釋:
    偏懷:胸懷狹窄;戇:愚拙。胸懷狹窄,見識淺陋愚拙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投石。”
    317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成語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成語解釋:
    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過了宿店。來到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貴莊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318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成語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成語解釋:
    巴:靠近。著:挨著。前面沒有村子,后面沒有旅店。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腳住宿的地方。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三個商量道:‘沒來由看使槍棒,惡了這廝!如今閃得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卻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319

    千補百衲

    成語拼音:
    qiān bǔ bǎi nà
    成語解釋:
    形容衣服很破,補了又補。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醉太平·嘆子弟》:“戴一頂十花九裂遮塵帽,穿一件千補百衲藏形襖。”
    320

    遣兵調將

    成語拼音: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成語解釋:
    猶調兵遣將。亦作“遣將調兵”、“遣將征兵”
    成語出處:
    《禪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說延州府丞湯思忠遣兵調將已定,然后自領馬步軍兵,離寨伺候。”
    * qian成語,qian的成語,帶q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