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的成語 (1041個)
-
181
裹足不前
- 成語拼音:
- guǒ zú bù qián
- 成語解釋:
- 裹足:包纏住了腳。好像腳被裹住了一樣;不能前進。大多指有所顧慮;停步不前。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李斯《諫逐客書》:“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
182
根株牽連
- 成語拼音:
- gēn zhū qiān lián
- 成語解釋:
- 謂一方有禍,另一方如同根與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牽累。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德裕傳贊》:“身為名宰相,不能損所憎,顯示擠以仇,使比周勢成,根株牽連,賢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寧明有未哲歟?”
-
183
好惡不愆
- 成語拼音:
- hǎo è bù qiān
- 成語解釋:
- 愆:差爽,失誤。好壞、善惡分明,沒有差錯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好惡不愆,民知所適。”
-
184
黃公好謙
- 成語拼音:
- huáng gōng hào qiān
- 成語解釋:
- 指人過分謙虛
- 成語出處:
- 《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
-
185
后恭前倨
- 成語拼音:
- hòu gōng qián jù
- 成語解釋:
- 倨:傲慢。以前態度傲慢,后來恭敬有禮。形容前后態度截然不同
- 成語出處:
- 明·孫仁孺《東郭記·殆不可復》:“這的是舔痔吮癰,后恭前倨,奴顏婢膝。”
-
186
函蓋乾坤
- 成語拼音:
- hán gài qián kūn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原指泯合無間。后指言語詩文契理或一心專志而絕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 云門偃禪師法嗣 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
-
187
懷觚握槧
- 成語拼音:
- huái gū wò qiàn
- 成語解釋:
- 見“懷鉛提槧”。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第一序》:“海內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軍,祝延者漎萃。”
-
188
好漢不吃眼前虧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 成語解釋:
- 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好漢不吃眼前虧,且讓他一步,再作道理。”
-
189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 成語拼音:
-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天鵝高高飛翔,一飛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
190
后合前仰
- 成語拼音:
- hòu hé qián yǎng
- 成語解釋:
- 合:彎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體前后晃動,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
191
后浪催前浪
- 成語拼音:
-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物,不斷前進。
- 成語出處:
- 宋 文珦《過苕溪》詩:“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
192
壺里乾坤
- 成語拼音:
- hú lǐ qián kūn
- 成語解釋: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 成語出處:
- 明 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
193
毫厘千里
- 成語拼音:
- háo lí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194
后浪推前浪
- 成語拼音:
-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 成語解釋:
- 后面的波浪推動前面的波浪不斷前進。多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永不停息向前發展。
- 成語出處:
- 宋 文珦《過苕溪》詩:“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
195
豪厘之差,將致千里
- 成語拼音:
- 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豪:通“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差:差異;致:招引。指極其微小的差錯,最終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晉書·陶侃傳》:“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于內,事敗于外,豪厘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寒,侵逼無限也。”
-
196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成語拼音: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成語出處: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197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成語拼音: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 成語解釋:
-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 成語出處: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198
呵欠連天
- 成語拼音:
- hē qiàn lián tiān
- 成語解釋:
- 呵欠:困倦時往往情不自禁地張開大口吸氣的現象。不斷的打哈欠。①形容尚未睡醒。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樣子。亦作“哈氣連天”。
- 成語出處:
- 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春花也為起得早了,在小師父房里打盹,聽得家主婆叫響,呵欠連天,走到面前。”②又卷一:“眾人都被風顛得頭暈,個個是呵欠連天,不肯同去。”
-
199
魂牽夢縈
- 成語拼音: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成語解釋:
- 牽:牽掛;縈:縈懷。某事牽動靈魂;縈繞于夢中。形容萬分思念。也作“魂牽夢繞”。
- 成語出處:
- 宋 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
200
狐潛鼠伏
- 成語拼音:
- hú qián shǔ fú
- 成語解釋:
- 像狐貍和老鼠一樣潛伏、藏匿。形容膽怯躲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 張景《飛丸記 公館言情》:“山居草宿,狐潛鼠伏,將略勝孫吳,軍勢振頗牧。”
* qian成語,qian的成語,帶qi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