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621

    刑期無刑

    成語拼音:
    xíng qī wú xíng
    成語解釋: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成語出處: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1622

    休戚相關

    成語拼音:
    xiū qī xiāng guān
    成語解釋:
    憂喜、禍福彼此相關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
    成語出處:
    宋 陳亮《送陳給事去國啟》:“眷此設心,無非體國;然用舍之際,休戚相關。”
    1623

    釁起蕭墻

    成語拼音:
    xìn qǐ xiāo qiáng
    成語解釋:
    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時值亂離,釁起蕭墻。”
    1624

    休戚與共

    成語拼音:
    xiū qī yǔ gòng
    成語解釋:
    彼此有福有禍都共同承受。休:福;歡樂;戚:憂愁。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成語出處: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與皇上患難相隨,休戚與共,愿自不同于諸臣,一切大政自得與聞。”
    1625

    下氣怡色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è
    成語解釋:
    形容氣色和悅,態度恭順。同“下氣怡聲”。
    成語出處:
    《禮記 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
    1626

    下氣怡聲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hēng
    成語解釋:
    下氣:態度恭順:怡聲:聲音和悅。形容聲音柔和,態度恭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內則》:“及所,下氣怡聲,問衣燠寒。”
    1627

    喜氣洋洋

    成語拼音:
    xǐ qì yáng yáng
    成語解釋: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非常高興。
    成語出處: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氣洋洋者矣。”
    1628

    小器易盈

    成語拼音:
    xiǎo qì yì yíng
    成語解釋:
    盈:滿。器物小,容易滿。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狹小,容易自滿。
    成語出處:
    漢 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小器易盈,先取沉頓。”
    1629

    畜妻養子

    成語拼音:
    xù qī yǎng zǐ
    成語解釋:
    畜:養育。舊指維持妻子和兒女的生活。
    成語出處: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1630

    修齊治平

    成語拼音:
    xiū qí zhì píng
    成語解釋: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1631

    炫奇爭勝

    成語拼音:
    xuàn qí zhēng shèng
    成語解釋:
    炫:夸耀。夸耀新奇,競爭勝負。
    成語出處:
    清 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火神廟中玉器攤,尤炫奇爭勝,貴族婦女及富商外賈多趨之。”
    1632

    血氣之勇

    成語拼音:
    xuè qì zhī yǒng
    成語解釋:
    指憑一時感情沖動產生的勇氣。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夫子過孟賁遠矣。”宋 朱熹集注:“孟賁血氣之勇。”
    1633

    希世奇寶

    成語拼音:
    xī shì qí bǎo
    成語解釋:
    世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寶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劍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帶之有威,用之無敵,真希世奇寶。”
    1634

    修身齊家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成語解釋: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親,有甚么修身齊家的事,訓教你兒者。”
    1635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成語拼音: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1636

    細聲細氣

    成語拼音:
    xì shēng xì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聲音柔軟輕細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24回:“就聽里面細聲細氣地說:‘聞賢弟,你焉能知道兩個人的來意?這是為御貓而來。”
    1637

    新亭對泣

    成語拼音:
    xīn tíng duì qì
    成語解釋: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聲哭。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1638

    虛心冷氣

    成語拼音:
    xū xīn lěng qì
    成語解釋:
    虛:虛假;冷:不熱情。心虛膽怯、低三下四的樣子。也指虛偽做作,假裝殷勤
    成語出處: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盡虛心冷氣,女著些帶耍連真,總饒你便通天徹地的郎君,也不夠三朝五日遭瘟。”
    1639

    熏蕕不同器

    成語拼音:
    xú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熏蕕: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回聞熏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異類也。”
    1640

    薰蕕不同器

    成語拼音: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個器物里。比喻好和壞不能共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異類也。”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