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261

    燃萁煮豆

    成語拼音:
    rán qí zhǔ dòu
    成語解釋:
    比喻骨肉相殘。同“煮豆燃萁”。
    成語出處:
    宋 劉克莊《寄題建陽宋景高友于堂》詩:“宛如釀棗分梨日,堪愧人燃萁煮豆。”
    1262

    任其自流

    成語拼音:
    rèn qí zì liú
    成語解釋:
    指不加約束、引導,聽任自由發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修務訓》:“故五谷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1263

    燃萁之敏

    成語拼音:
    rán qí zhī mǐn
    成語解釋: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成語出處:
    相傳三國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脅迫下七步成詩,詩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語。宋 寧參《白水縣齋十詠》序:“曾無擊缽之音,但愧燃萁之敏。”
    1264

    任其自然

    成語拼音:
    rèn qí zì rán
    成語解釋:
    任:聽憑;不管。指對人、對事聽憑他(它)自由發展;不加約束或引導。
    成語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小兒瘡痘》:“大要在固臟氣之外,任其自然耳。”
    1265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成語拼音: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成語解釋: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1266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成語拼音: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成語解釋:
    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1267

    人生七十古來稀

    成語拼音: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
    成語解釋:
    稀:稀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1268

    如訴如泣

    成語拼音:
    rú sù rú qì
    成語解釋:
    訴:說;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訴說。形容哀戚婉轉的抒情樂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8回:“師涓重整弦聲,備寫抑揚之態,如訴如泣。”
    1269

    柔聲下氣

    成語拼音:
    róu shēng xià qì
    成語解釋:
    猶言低聲下氣。形容恭順謙卑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沈起鳳《諧鐸·雞談》:“愿天下處閨房者,持予雄辯,壓彼雌風,毋柔聲下氣,養同木雞也。”
    1270

    若無其事

    成語拼音:
    ruò wú qí shì
    成語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巖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縣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1271

    如無其事

    成語拼音:
    rú wú qí shì
    成語解釋:
    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無其事,不去提他了。”
    1272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成語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成語解釋: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1273

    人心齊,泰山移

    成語拼音: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成語解釋: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成語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人心齊泰山移螞蚱還有四兩肉一個蘿卜一個坑咱們怎么就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呢?”
    1274

    日月其除

    成語拼音:
    rì yuè qí chú
    成語解釋:
    日月流逝。謂光陰不待人。
    成語出處:
    《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1275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成語拼音: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成語解釋: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成語出處:
    《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276

    人中騏驥

    成語拼音:
    rén zhōng qí jì
    成語解釋:
    騏驥:良馬。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成語出處:
    《南史·徐勉傳》:“此所謂人中騏驥,必能致千里。”
    1277

    神安氣定

    成語拼音:
    shén ān qì dìng
    成語解釋:
    神:精神。指內心十分安定
    成語出處: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門人》:“下虔心,苦志挫銳摧強;忘寵辱,自得神安氣定。”
    1278

    神安氣集

    成語拼音:
    shén ān qì jí
    成語解釋:
    精神安定,氣息凝集。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拿些姜湯灌他,他微微開口,咽下去了;又調些粥湯來灌他,弄了三四更天氣,看看蘇醒,神安氣集。”
    1279

    十八般兵器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語解釋:
    本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兵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1280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成語拼音:
    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
    成語解釋: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成語出處:
    莆仙戲《父子恨》:“古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