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941

    欺瞞夾帳

    成語拼音:
    qī mán jiā zhàng
    成語解釋:
    營私舞弊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4回:“這是眾人的事,萬一有甚差池,他眾人們只說我里頭有什么欺瞞夾帳的勾當。”
    942

    其命維新

    成語拼音:
    qí mìng wéi xīn
    成語解釋:
    命:天命;維: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國運昌盛,氣象一新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943

    騎馬尋馬

    成語拼音:
    qí mǎ xún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已經有了好處,還要去謀另外的好處。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實收,他自然照應我。彼時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里頭了。”
    944

    器滿意得

    成語拼音:
    qì mǎn yì dé
    成語解釋:
    驕傲自大、得意忘形貌。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毛成翼長,蟬蛻泉壤,便自軒昂,目不步足,器滿意得,視人猶芥。”
    945

    器滿則覆

    成語拼音:
    qì mǎn zé fù
    成語解釋:
    亦作“器滿將覆”。容器滿溢,則將傾覆。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
    成語出處:
    《新唐書·蘇安恒傳》:“物極則復,器滿則覆,當斷不斷,將受其亂。”
    946

    妻梅子鶴

    成語拼音:
    qī méi zǐ hè
    成語解釋: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表示清高。
    成語出處:
    清·徐釚《詞苑叢談》卷三:“林處士妻梅子鶴,可稱千古高風矣。”
    947

    氣滿志驕

    成語拼音:
    qì mǎn zhì jiāo
    成語解釋:
    見“氣充志驕”。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6回:“他打了俺三個大郡,氣滿志驕,必然想著幽州。”
    948

    旗靡轍亂

    成語拼音:
    qí mí zhé luàn
    成語解釋:
    謂陣腳已亂,抵擋不住。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949

    騎馬找馬

    成語拼音:
    qí mǎ zhǎo mǎ
    成語解釋:
    比喻東西就在這里;卻還到外去找。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1回:“彼時間騎馬尋馬,只要弄到一筆大大的銀款,賺上百十兩扣頭,就有在里頭了。”
    950

    七扭八拗

    成語拼音:
    qī niǔ bā ào
    成語解釋:
    拗:拗口。形容十分別扭不通順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六回:“拿起讀了兩遍,雖不深知其味,念來卻十分順口,不似自家的七扭八拗。”
    951

    七扭八歪

    成語拼音:
    qī niǔ bā wāi
    成語解釋:
    形容不端正。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剝落的土房。”
    952

    七男八婿

    成語拼音:
    qī nán bā xù
    成語解釋:
    同“七子八婿”。
    成語出處:
    953

    棄逆歸順

    成語拼音:
    qì nì guī shùn
    成語解釋:
    謂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
    成語出處: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自然相率棄逆歸順。”
    954

    窮年盡氣

    成語拼音:
    qióng nián jìn qì
    成語解釋:
    窮:盡。竭盡畢生的力量
    成語出處:
    清·高阜《序》:“予將窮年盡氣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廢卷之嘆乎!”
    955

    騎牛覓牛

    成語拼音:
    qí niú mì niú
    成語解釋:
    見“騎驢覓驢”。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福州大安禪師》:“師即造于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
    956

    耆年碩德

    成語拼音:
    qí nián shuò dé
    成語解釋: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泛指年高。碩: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當今王大臣耆年碩德,雖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軍事務,膽識俱優者,恐難其選。”
    957

    其奈我何

    成語拼音:
    qí nài wǒ hé
    成語解釋:
    奈:如何。能把我怎么樣?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0章:“段還以為‘我不自動辭職,總統其奈我何’!”
    958

    漆女憂魯

    成語拼音:
    qī nǚ yōu lǔ
    成語解釋:
    魯穆公時國事危急,漆室之女對國家深感憂慮。指不當政的人對國事擔憂
    成語出處:
    清·毛祥麟《墨余錄·開捐例》:“行見貞下起元,物極必反,沙汰之政,當軸必已籌及,毋徒為漆女之憂魯也。”
    959

    棲鳥于泉

    成語拼音:
    qī niǎo yú quán
    成語解釋:
    棲:棲息。讓鳥棲息在水里。比喻處理或用人不當
    成語出處:
    《南史·吳慶之傳》:“若欲見吏,則是蓄魚于樹,棲鳥于泉。”
    960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語拼音: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語解釋: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