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841

    祁寒溽暑

    成語拼音:
    qí hán rù shǔ
    成語解釋:
    祁:大;溽:炎熱天氣。冬季大寒,夏天濕熱。比喻生活艱苦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郭崇韜傳》:“陛下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陣,祁寒溽暑,不介圣懷。”
    842

    騎鶴上維揚

    成語拼音:
    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成語解釋: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成語出處:
    宋·孫惟信《阮郎歸》:“許誰騎鶴上維揚,溫柔和醉鄉。”
    843

    祁寒暑雨

    成語拼音:
    qí hán shǔ yǔ
    成語解釋: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濕熱
    成語出處:
    《明史·陸昆傳》:“陛下廣殿細旃,豈知小民窮檐掊屋,風雨之不庇,錦衣玉食,豈知小民祁寒暑雨凍餒之弗堪。”
    844

    騎鶴上揚州

    成語拼音:
    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
    成語解釋: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
    成語出處:
    南朝梁 殷蕓《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原為揚州刺史,或原多貲財,或原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845

    騎鶴維揚

    成語拼音:
    qí hè wéi yáng
    成語解釋:
    同“騎鶴上揚州”。
    成語出處:
    宋·劉克莊《沁園春·七和林卿韻》:“腰錢騎鶴維揚,分表事誰能預測。”
    846

    騎鶴望揚州

    成語拼音:
    qí hè wàng yáng zhōu
    成語解釋:
    比喻欲集做官、發財、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貪婪、妄想。同“騎鶴上揚州”。
    成語出處:
    元·張宇《和李子微村居》:“更求名與利,騎鶴望揚州。”
    847

    氣夯胸脯

    成語拼音:
    qì hāng xiōng pú
    成語解釋:
    夯:沖撞。形容非常氣憤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寶光殿天真祝萬壽》:“你是個朽木之材,在人前強作支吾,有甚么真實的肺腑,不由人氣夯胸脯。”
    848

    奇花異草

    成語拼音:
    qí huā yì cǎo
    成語解釋:
    罕見的奇異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849

    琪花瑤草

    成語拼音:
    qí huā yáo cǎo
    成語解釋:
    琪、瑤:美玉。原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瑩美麗的花草。
    成語出處:
    王轂《夢仙謠》:“前程漸覺風光好,琪花片片粘瑤草。”
    850

    奇花異卉

    成語拼音:
    qí huā yì huì
    成語解釋:
    ①希奇少見的花草。語本《西京雜記》卷三:“奇樹異草,靡不具植。”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白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堦砌。”《西京雜記》卷三:“奇樹異草,靡不具植。”
    851

    琪花玉樹

    成語拼音:
    qí huā yù shù
    成語解釋:
    古人謂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成語出處:
    元·楊維楨《夢游滄海歌》:“風光長如二三月,琪花玉樹不識人間秋。”
    852

    漆黑一團

    成語拼音:
    qī hēi yī tuán
    成語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853

    騎鶴揚州

    成語拼音:
    qí hè yáng zhōu
    成語解釋:
    同“騎鶴上揚州”。
    成語出處:
    宋·吳禮之《風入松·江景》詞:“恬然云水無貪吝,笑腰纏,騎鶴揚州。”
    854

    棲遑之辱

    成語拼音:
    qī huáng zhī rǔ
    成語解釋:
    棲遑:忙忙碌碌,奔波不定的樣子。四處奔忙,不得安居的勞辱
    成語出處:
    晉·陸機《演連珠》:“利盡萬物,不能睿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棲遑之辱。”
    855

    氣急敗壞

    成語拼音:
    qì jí bài huài
    成語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只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856

    氣急敗喪

    成語拼音:
    qì jí bài sàng
    成語解釋:
    同“氣急敗壞”。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十五:“桂長林臉上掛了彩,氣急敗喪地跑來。”
    857

    七腳八手

    成語拼音:
    qī jiǎo bā shǒu
    成語解釋:
    形容動作忙亂,許多人一齊動手。亦作“七足八手”。
    成語出處:
    李昌《回憶民先隊》:“我們正七腳八手處理文件,收拾東西,警察已到院內。”
    858

    棄家蕩產

    成語拼音:
    qì jiā dàng chǎn
    成語解釋:
    猶傾家蕩產。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不堪承繼家業耳!”
    859

    棄甲倒戈

    成語拼音:
    qì jiǎ dǎo gē
    成語解釋: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若是這個月破不的,只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面而降之耳。”
    860

    乞漿得酒

    成語拼音:
    qǐ jiāng dé jiǔ
    成語解釋:
    討杯水喝,卻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過所要求的。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書志》:“太歲在酉,乞漿得酒;太歲在巳,販妻鬻子。”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