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語 (1967個)
-
461
浩然正氣
- 成語拼音:
- hào rán zhèng qì
- 成語解釋:
- 浩然: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氣概、精神。指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 成語出處:
- 老舍《兔兒爺》:“抗戰建國須憑真實本領與浩然正氣,只能迎時當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漢奸,也是廢物。”
-
462
好聲好氣
- 成語拼音:
- hǎo shēng hǎo q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語調柔和,態度溫和。
- 成語出處:
-
463
火樹琪花
- 成語拼音:
- huǒ shù qí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燦爛的燈火或焰火。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于是進入行宮,只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
464
回生起死
- 成語拼音:
- huí shēng qǐ sǐ
- 成語解釋:
-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
-
465
狐死兔泣
- 成語拼音:
- hú sǐ tù q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 成語出處:
- 《宋史 叛臣傳下 李全傳下》:“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得獨存?愿將軍垂盼。”
-
466
咳聲嘆氣
- 成語拼音:
- hāi shēng tàn qì
- 成語解釋:
- 因憂傷、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 成語出處:
- 《負曝閑談》第六回:“江裴度無法,只得咳聲嘆氣的出得行門,偏偏包車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腳。”
-
467
海外奇談
- 成語拼音:
- hǎi wài qí tán
- 成語解釋:
- 海外:指中國以外:奇談:奇怪的說法。《山海經》中有部分內容記敘海外各國的異人怪物;被認為是荒誕不經的。后指荒唐的;沒有根據的說法或外國的奇異小說。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荻編補遺 臺疏譏謔》:“宇淳批其牘尾曰:‘海外奇談’。”
-
468
灰心短氣
- 成語拼音:
- huī xīn duǎn qì
- 成語解釋:
- 見“灰心喪氣”。
- 成語出處:
- 寄生《論支那立憲必先以革命》:“是誠中國前途之隱憂,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氣者也。”
-
469
化性起偽
- 成語拼音:
- huà xìng qǐ wěi
- 成語解釋:
- 謂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的人為。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性惡》:“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
470
灰心喪氣
- 成語拼音:
- huī xīn sàng qì
- 成語解釋:
-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喪失信心。
- 成語出處:
-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志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
471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 成語拼音:
- hào xué shēn sī,xīn zhī qí yì
- 成語解釋:
- 深:深入。愛好學習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義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
472
沆瀣一氣
- 成語拼音:
- hàng xiè yī qì
- 成語解釋:
- 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宋 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
473
后院起火
- 成語拼音:
- hòu yuàn qǐ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內部鬧矛盾,發生糾紛
- 成語出處:
- 張平《抉擇》:“那可是咱的后院,要是后院起火,別人可就要看咱的笑話了。”
-
474
灰煙瘴氣
- 成語拼音:
- huī yān zhàng qì
- 成語解釋:
- 喻污濁。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續編·廈門通信》:“近處買不到一種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時也覺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見灰煙瘴氣的《現代評論》。”
-
475
黃鐘長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cháng qì
- 成語解釋:
- 見“黃鍾毀棄”。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葉生》:“公一日謂生曰:‘君出余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棄奈何!’”
-
476
黃鐘毀棄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成語解釋: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477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478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ǒu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毀棄,瓦缶雷鳴。蠢茲幺幺,毒害乃爾。”
-
479
鶴子梅妻
- 成語拼音:
- hè zǐ méi qī
- 成語解釋:
- 指宋隱士林逋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清董以寧《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孤山林處士,但非鶴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董以寧《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孤山林處士,但非鶴子梅妻。”
-
480
何足為奇
- 成語拼音:
- hé zú wéi qí
- 成語解釋:
-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孫先生,恰才你擺的陣勢,都是可破的,何足為奇。”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