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的成語 (413個)
-
401
斬荊披棘
- 成語拼音:
- zhǎn jīng pī jí
- 成語解釋:
- 同“披荊斬棘”。
- 成語出處:
- 清·陳天華《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吾民族以不撓不屈之氣概,與外族戰,與吐蕃戰,與寒暑戰,卒能斬荊披棘,蕃育子孫至數百萬。”
-
402
鉆皮出羽
- 成語拼音:
- zuān pí chū y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意夸飾自己偏愛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文苑傳下 趙壹》:“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
403
粘皮帶骨
- 成語拼音:
- zhān pí dài gǔ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
404
抓破臉皮
- 成語拼音:
- zhuā pò liǎn pí
- 成語解釋:
- 比喻感情破裂,公開爭吵。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雖說娘兒們打起仗來不用機關槍,然而動不動就抓破臉皮也就不得了。”
-
405
抓破面皮
- 成語拼音:
- zhuā pò miàn pí
- 成語解釋:
- 見“抓破臉皮”。
- 成語出處:
- 老舍《二馬》第五段二:“我忍了這么些日子了,他一點看不出來。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說,他要命也不明白我們的事情,非說不可了!”
-
406
臧否人物
- 成語拼音:
- zāng pǐ rén wù
- 成語解釋:
- 臧否:褒貶。評論人物好壞。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未嘗臧否人物。”
-
407
重紕貤繆
- 成語拼音:
- zhòng pī xī miù
- 成語解釋:
- 謂謬誤重出。語本《文選·左思〈魏都賦〉》:“兼重以胣繆。”李善注:“言既重其,而又累其繆也。”
- 成語出處:
- 語本《文選·左思〈魏都賦〉》:“兼重悂以胣繆。”李善注:“言既重其悂,而又累其繆也。”
-
408
賊皮賊骨
- 成語拼音:
- zéi pí zéi gǔ
- 成語解釋:
- 指賊人肉體久受責罰,耐受性強。形容作賊已十分老練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1卷:“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戚。問道:‘銀子那里去了?’李旺是賊皮賊骨,一任打著,只不開口。”
-
409
執銳披堅
- 成語拼音:
- zhí ruì pī jiān
- 成語解釋:
- 執:拿著;銳:銳利,鋒利,指兵器;堅:指鎧甲,古代軍人護身的戰衣。身穿鎧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百城。”
-
410
嘴是兩張皮
- 成語拼音:
-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 成語解釋:
- 愛怎么說就怎么說
- 成語出處:
-
411
自我批評
- 成語拼音:
- zì wǒ pī píng
- 成語解釋: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
-
412
至信辟金
- 成語拼音:
- zhì xìn pì jīn
- 成語解釋:
- 至信:最信實,最真誠;辟:排除;金:古人用作信物的金玉之類。指最大的誠信無需借用金玉之類的信物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至仁無親,至信辟金。”
-
413
榛榛狉狉
- 成語拼音:
- zhēn zhēn pī pī
- 成語解釋:
- 棒棒:草木叢生的樣子;狉狉:獸群狂奔的樣子。形容尚未開化的原始狀態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封建論》:“草木榛榛,鹿系狉狉。”
* pi成語,pi的成語,帶p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