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niu的成語 (207個)

    181

    休牛歸馬

    成語拼音:
    xiū niú guī mǎ
    成語解釋:
    亦作“休牛散馬”。放歸軍用的牛馬,表示停止戰事。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成語出處:
    語出《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書弗服。”《隋書·薛道衡傳》:“于是八荒無外,九服大同,四海為家,萬里為宅。乃休牛散馬,偃武修文。”
    182

    休牛散馬

    成語拼音:
    xiū niú sàn mǎ
    成語解釋:
    見“休牛歸馬”。
    成語出處:
    唐·魏徵壽《隋書·薛道衡傳》:“于是八荒無外,九服大同,四海為家,萬里為宅。乃休牛散馬,偃武修文。”
    183

    懸牛頭,賣馬脯

    成語拼音:
    xuán niú tóu,mài mǎ fù
    成語解釋:
    脯:干肉。掛的是牛頭,賣的是馬肉干。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名不副實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雜篇》:“君使服之于內,而禁之于外,猶縣牛首于門,而賣馬脯于內也。”
    184

    犀牛望月

    成語拼音:
    xī niú wàng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成語出處: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185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186

    小試牛刀

    成語拼音:
    xiǎo shì niú dāo
    成語解釋:
    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試一下身手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簿書錢谷之余,小試牛刀,敢謂愛民如子弟。”
    187

    蹊田奪牛

    成語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語解釋: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
    188

    羞以牛后

    成語拼音:
    xiū yǐ niú hòu
    成語解釋:
    牛后:牛的肛門,比喻從屬的地位。指不愿處在從屬地位,為人牽制。
    成語出處:
    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昔蘇秦說韓,羞以牛后,韓王按劍,作色而怒。”
    189

    犀照牛渚

    成語拼音:
    xī zhào niú zhǔ
    成語解釋:
    《晉書·溫嶠傳》:“捍溫嶠呴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
    成語出處:
    《晉書·溫嶠傳》:“捍溫嶠呴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
    190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191

    一不扭眾

    成語拼音:
    yī bù niǔ zhò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細想了想,這事不但無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眾’,只得點頭依允。”
    192

    一牛吼地

    成語拼音:
    yī niú hǒu dì
    成語解釋: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成語出處:
    《翻譯名義集·數量》:“拘盧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謂大牛鳴聲所極聞。或云一鼓聲。《俱舍》云二里,《雜寶藏》云五里。”
    193

    一牛九鎖

    成語拼音:
    yī niú jiǔ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無法解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牛九鎖,更相牽攣,案明如市,不得東西,請讞得報,日中被刑。”
    194

    一牛鳴

    成語拼音:
    yī niú míng
    成語解釋:
    指牛鳴聲可及之地。比喻距離較近。同“一牛吼地”。
    成語出處:
    唐 王維《與蘇盧二員外游方丈寺》詩:“回看雙鳳闕,相去一牛鳴。”
    195

    一牛鳴地

    成語拼音:
    yī niú míng dì
    成語解釋:
    見“一牛吼地”。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山莊八景詩·錦峰晴曉》序:“其旁有錦峰書院,去山莊一牛鳴地。”
    196

    以羊易牛

    成語拼音:
    yǐ yáng yì niú
    成語解釋: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197

    志沖斗牛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成語解釋:
    斗牛: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198

    志沖牛斗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niú dǒu
    成語解釋:
    牛斗: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人的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志沖牛斗,氣吐凌云。”
    199

    爭貓丟牛

    成語拼音:
    zhēng māo diū niú
    成語解釋:
    比喻貪小失大。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0回:“真正是爭得貓兒丟了牛。”
    200

    抓牛鼻子

    成語拼音:
    zhuā niú bí zǐ
    成語解釋:
    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
    成語出處:
    * niu成語,niu的成語,帶ni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