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的成語 (868個)
-
301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shì,ěr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不忍心看,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大同書》乙部:“若將其坑降之跡演以雜劇,累一月描寫之,當無人不惻動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視,耳不忍聞矣。”
-
302
目不識丁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dīng
- 成語解釋:
- 丁:表示最簡單的字。形容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
303
目不識書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shū
- 成語解釋:
- 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第16卷:“目不識書,而能口占作詩,頗有才思。”
-
304
木本水源
- 成語拼音:
- mù běn shuǐ yuán
- 成語解釋: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
305
目不識字
- 成語拼音:
- mù bù shí zì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字也不認得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門人書》:“矧納貲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博士。”
-
306
目不妄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wàng shì
- 成語解釋:
- 妄:胡亂。不隨便亂看。形容遵守禮制
- 成語出處:
- 《仙傳拾遺·楊通幽》:“護氣希言,目不妄視,絕聲利,遠囂塵,則可以凌三屆,登太清矣。”
-
307
目不暇給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á gěi
- 成語解釋:
-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來不及看。
- 成語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序:“于是檢向時所鄙之《飛龍傳》,為之刪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訓之格,間以清雋之辭,傳神寫物,盡態極妍,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目不暇給矣!”
-
308
目不暇接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á jiē
- 成語解釋:
- 暇:閑暇;接:接收。可看的東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過來了。
- 成語出處:
-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翬振彩,倏來倏往,目不暇給。”
-
309
目不斜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é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
310
目不邪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é shì
- 成語解釋:
-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
-
311
目不轉睛
- 成語拼音:
- mù bù zhuǎn jīng
- 成語解釋: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成語出處: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
312
目不知書
- 成語拼音:
- mù bù zhī shū
- 成語解釋:
- 見“目不識書”。
- 成語出處:
- 清·侯方域《豫省試第一》:“后趙石勒目不知書,然常使人讀《漢書》,勒臥聽之。”
-
313
目不轉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zhuǎn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張南垣傳》:“某樹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轉視,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鑿。”
-
314
暮爨朝舂
- 成語拼音:
- mù cuàn cháo chōng
- 成語解釋:
- 早晨舂米晚上燒火煮飯,形容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后平湖曲》:“樓上墻頭無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
315
暮翠朝紅
- 成語拼音:
- mù cuì cháo h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愛情不專一。
- 成語出處:
- 清·徐瑤《太恨生傳》:“余非登徒子,誓不效雜情奴態,暮翠朝紅。”
-
316
暮楚朝秦
- 成語拼音:
- mù chǔ cháo qín
- 成語解釋:
- ①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復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陶庵夢憶·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園亭亦聊為之。”
-
317
目成心許
- 成語拼音:
- mù chéng xīn xǔ
- 成語解釋:
- 目成:以目傳情,心意相通。許:允許;許諾。形容男女雙方以眉目傳情,互通愛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許。亦作“目成眉語”、“目成心授”。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緣合》:“羅敷知他有夫,不著緊目成心許,雖多夢見,此生應見稀。”
-
318
母慈子孝
- 成語拼音:
- mǔ cí zǐ xiào
- 成語解釋:
-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 成語出處:
- 《尚書·康誥》:“天惟與我彝。”孔傳:“天與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319
目大不睹
- 成語拼音:
- mù dà bù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眼睛很大卻看不見東西。形容徒具形式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
-
320
目達耳通
- 成語拼音:
- mù dá ěr t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 成語出處:
-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策考》:“噽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