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的成語 (868個)
-
281
令人矚目
- 成語拼音:
- lìng rén zhǔ mù
- 成語解釋:
- 矚:注視。使人注視。
- 成語出處:
- 王朔《動物兇猛》:“那年國際共運在全球、首先在東南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勝利。”
-
282
令人注目
- 成語拼音:
- lìng rén zhù mù
- 成語解釋:
- 注目:視線集中在一點上。指引起別人的重視。
- 成語出處:
- 巴金《家》:“不過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枝子彎曲而有力,令人注目。”
-
283
廬山面目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清 段雪亭《遺稿例言》:“茍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面目,漸失其真。”
-
284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成語拼音:
- liè shì mù nián,zhuàng xīn bù yǐ
- 成語解釋:
-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285
廬山真面目
- 成語拼音: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成語解釋:
- 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廬山的真實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286
兩葉掩目
- 成語拼音:
- liǎng yè yǎn mù
- 成語解釋:
- 如同兩片樹葉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對事物分辨不清楚。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夫兩葉掩目,則冥然無睹;雙珠填耳,必寂然無聞。”
-
287
羅之一目
- 成語拼音:
- luó zhī yī mù
- 成語解釋:
- 網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體中才能起其作用;脫離了整體,局部便不起作用。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 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非昔比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
288
目不別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bié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睛不往別處看。形容精神集中,專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視”。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因見他姐妹們說笑,便自己走至階下竹前,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別視。”
-
289
目不給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gěi shǎng
- 成語解釋:
- 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雁蕩記》:“環左右前后而列者,爭奇獻怪,目不給賞。”
-
290
目不茍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gǒu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茍視。”
-
291
目別匯分
- 成語拼音:
- mù bié huì fēn
- 成語解釋:
- 指分門別類
- 成語出處:
- 明 宋濂《麗水黃府君墓銘》:“習五經約知其說,尤深于《易》,旁通諸家言,目別匯分,咸得其統緒。”
-
292
目不交睫
- 成語拼音:
- mù bù jiāo jié
- 成語解釋:
-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閉眼。沒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上》:“陛下在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
293
目不見睫
- 成語拼音:
- mù bù jiàn jié
- 成語解釋:
-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
294
目不給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jǐ shì
- 成語解釋:
- 給:供給。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汴都賦》:“沉沙棲陸,異域所至,殊形妙狀,目不給視,無所不有。”
-
295
目不窺園
- 成語拼音:
- mù bù kuī yuán
- 成語解釋:
- 窺:瞥看。原指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幾年中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頭鉆研;不為外事分心。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
296
目不旁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páng shì
- 成語解釋:
- 視:看。形容對身邊的事物不關心或不愿看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0回:“李玄此時一秉虔誠,目不旁視。”
-
297
目不忍睹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慘。
- 成語出處:
-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而軍士之折臂斷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
298
目不忍見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j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成語出處: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299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jiàn,ěr bù kān wén
- 成語解釋:
- 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清·葉燮《原詩·內篇》:“想其時,陳言為之禍,必有出于目不忍見,耳不堪聞者。”
-
300
目不忍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rěn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七卷:“欽宗聽罷,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淚落,目不忍視。”
* mu成語,mu的成語,帶m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