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ian的成語 (387個)

    101

    黃綿襖子

    成語拼音:
    huáng mián ǎo zǐ
    成語解釋:
    比喻冬天的太陽。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連旬,忽爾開霽。閭里翁媼相呼賀曰:‘黃綿襖子出矣。’”
    102

    鵠面鳩形

    成語拼音:
    hú miàn jiū xíng
    成語解釋:
    ①面容枯樵,形體瘦削。形容饑疲的樣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成語出處:
    《明史 忠義傳七 耿廷箓》:“小怨必報,何不大用于斷頭飲血之元兇;私恩必酬,何不廣用于鵠面鳩形之赤子。”
    103

    鵠面鳥形

    成語拼音:
    hú miàn niǎo xíng
    成語解釋:
    鵠:天鵝。形容面容憔悴,身體瘦弱
    成語出處:
    元·王惲《入奏行》:“扶羸載瘠總南逋,鵠面鳥形猶努力。”
    104

    灰頭草面

    成語拼音:
    huī tóu cǎo miàn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現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穢或討了沒趣懊喪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頭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怎生廝見。”
    105

    灰頭土面

    成語拼音:
    huī tóu tǔ miàn
    成語解釋:
    滿頭滿臉沾滿塵土的樣子。也形容懊喪或消沉的神態。
    成語出處:
    《碧巖錄》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則自視云霄;若出世,便灰頭土面。”
    106

    鵠形鳥面

    成語拼音:
    hú xíng niǎo miàn
    成語解釋:
    指饑疲瘦削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送宋知縣序》:“歲復薦饑,侯加意撫恤,向之逃亡者,鵠形鳥面,爭出供役。”
    107

    經風雨,見世面

    成語拼音:
    jīng fēng yǔ,jiàn shì miàn
    成語解釋:
    經過許多磨難,見多識廣。形容人的生活閱歷豐富
    成語出處:
    毛澤東《組織起來》:“我們共產黨員應該經風雨,見世面;這個風雨,就是群眾斗爭的大風雨,這個世面,就是群眾斗爭的大世面。”
    108

    借面吊喪

    成語拼音:
    jiè miàn diào sāng
    成語解釋:
    意謂虛有其表。
    成語出處:
    《后漢書·彌衡傳》載:漢末彌衡恃才傲物,別人問他對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認為荀彧雖儀容堂堂,但實則徒有虛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喪。”
    109

    就湯下面

    成語拼音:
    jiù tāng xià miàn
    成語解釋:
    比喻趁機行事。
    成語出處: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63回:“只說是這畜牲怎么這等作變,卻不曉得是天師就湯下面,奉承他這一番。”
    110

    鳩形鵠面

    成語拼音:
    jiū xíng hú miàn
    成語解釋:
    鳩:斑鳩;鵠:天鵝。像斑鳩的形體(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黃鵠的臉面(蒼黃而瘦削)。形容身體瘦削;面容憔悴。
    成語出處:
    清 黃景仁《尹六丈為我作云峰閣圖歌以為贈》:“弄君筆頭隨意之丹青,使我鳩形鵠面生光瑩。”
    111

    僅以身免

    成語拼音:
    jǐn yǐ shēn miǎn
    成語解釋:
    指沒有被殺或只身逃出了險境。
    成語出處:
    戰國 樂毅《報遺燕惠王書》:“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112

    困勉下學

    成語拼音:
    kùn miǎn xià xué
    成語解釋:
    指克服困難才能求得知識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113

    困知勉行

    成語拼音:
    kùn zhī miǎn xíng
    成語解釋:
    在不斷克服困難中求得知識,有了知識就勉力實行。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14

    立盹行眠

    成語拼音:
    lì dǔn xíng mián
    成語解釋:
    立:站;盹:瞌睡。站著要打盹,行走要睡覺。形容非常疲倦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我,我立盹行眠。”
    115

    裂冠毀冕

    成語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
    成語解釋:
    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比喻背棄王室或矢志不仕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116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成語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成語解釋: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117

    另開生面

    成語拼音:
    lìng kāi shēng miàn
    成語解釋:
    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一回:“今日行這酒令,已是獨出心裁,另開生面。”
    118

    淚流滿面

    成語拼音:
    lèi liú mǎn miàn
    成語解釋:
    眼淚流了一臉。形容極度悲傷。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回:“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
    119

    連綿不斷

    成語拼音:
    lián mián bù duàn
    成語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
    成語出處: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往余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120

    連綿不絕

    成語拼音:
    lián mián bù jué
    成語解釋:
    連續而不中斷。
    成語出處: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神惠記》:“往余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 mian成語,mian的成語,帶m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