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的成語 (327個)
-
141
蜜里調油
- 成語拼音:
- mì lǐ tiáo y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非常親密和好。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7回:“寶玉一日家和我們姑娘好的蜜里調油,這時候總不見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
142
覓柳尋花
- 成語拼音:
- mì liǔ xún huā
- 成語解釋:
- 覓:尋找。欣賞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那兒子卻是風流博浪的人,專要結識朋友,覓柳尋花。”
-
143
彌留之際
- 成語拼音:
- mí liú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尚書 顧命》:“病日臻,既彌留。”
-
144
米粒之珠
- 成語拼音:
- mǐ lì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細微弱小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蠅翅飛舞,去而不遠。”
-
145
密密層層
- 成語拼音:
- mì mì céng c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回:“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
-
146
迷迷糊糊
- 成語拼音:
- mí mí hú hú
- 成語解釋: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2回:“車門已硼的關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驚又嚇。”
-
147
迷迷惑惑
- 成語拼音:
- mí mí huò huò
- 成語解釋:
- 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彼時寶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眾人忙端上桂圓湯來,呷了兩口,遂起身整衣。”
-
148
密密麻麻
- 成語拼音:
- mì mì má má
- 成語解釋:
- 多而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巴金《繁星》:“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
149
謀莫難于周密
- 成語拼音:
-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
- 成語解釋:
- 謀:計謀。謀劃最難的地方在于周到嚴密
- 成語出處:
- 《鬼谷子·摩篇》:“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
-
150
目迷五色
- 成語拼音:
- mù mí wǔ sè
- 成語解釋:
- 迷:迷亂;五色:指各種顏色。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紛呈;使人眼花繚亂;也形容事物錯綜復雜;辨不清本質所在。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
151
買米下鍋
- 成語拼音:
- mǎi mǐ xià guō
- 成語解釋:
- 家中沒有米,要去買米才能做飯。指生活貧困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退還給他,我不等他這二兩銀子買米下鍋。”
-
152
靡靡之樂
- 成語拼音:
- mí mí zhī lè
- 成語解釋:
- 同“靡靡之音”。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
153
靡靡之聲
- 成語拼音:
- mí mí zh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同“靡靡之音”。
- 成語出處:
- 《南史·宋紀中·前廢帝》:“事畢,將奏靡靡之聲。”
-
154
靡靡之音
- 成語拼音:
- mǐ mǐ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靡靡:頹廢萎靡。使人萎靡、頹唐的聲音。形容頹廢、萎靡或淫蕩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
-
155
密密匝匝
- 成語拼音:
- mì mì zā zā
- 成語解釋:
- 密集,茂密,滿滿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曹禺《汗和眼淚》:“擠進了一個坐得密密匝匝,成了一片人的海的會堂里。”
-
156
糜軀碎首
- 成語拼音:
- mí qū suì shǒu
- 成語解釋:
- 指粉身碎骨
- 成語出處:
- 戰國 燕 婅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糜軀碎首而不避也。”
-
157
靡旗轍亂
- 成語拼音:
- mǐ qí zhé luàn
- 成語解釋:
- 靡:倒下。指車跡錯亂,軍旗倒下。形容軍隊潰敗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攸之傳》:“未有憑陵我郊沂,侵軼我河縣,而不焚師殪甲,靡旗轍亂者也。”
-
158
靡然成風
- 成語拼音:
- mí rán ché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同“靡然向風”。
- 成語出處:
- 《明史·張岳傳》:“談虛論寂,靡然成風。”
-
159
靡然從風
- 成語拼音:
- mí rán có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同“靡然向風”。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答馬歷山書》:“然非龍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師說,不少改變,亦未必靡然從風,一至此也。”
-
160
彌日亙時
- 成語拼音:
- mí rì gèn shí
- 成語解釋:
- 彌:滿;亙:連續。指一天到晚
- 成語出處:
- 《南史·劉穆之傳》:“言談賞笑,彌日亙時,未嘗倦苦。”
* mi成語,mi的成語,帶m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