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的成語 (360個)
-
161
毛發悚然
- 成語拼音:
- máo fā sǒng rán
- 成語解釋:
- 亦作“毛發聳然”。毛發豎起。極言驚駭、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戴監生》:“戴監生偷聽到兩個鬼的一番議論,議論中居然提到他。戴驟聆至此,毛發悚然。”
-
162
毛發聳然
- 成語拼音:
- máo fā sǒng rán
- 成語解釋:
- 見“毛發悚然”。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朵思見之,毛發聳然,回顧孟獲曰:‘此乃神兵也!’”
-
163
毛發森豎
- 成語拼音:
- máo fà sēn shù
- 成語解釋:
-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岳珂《桯史·館娃浯溪》:“余忽心動,毛發森豎,乃跡故步,還至水滸。”
-
164
毛發絲粟
- 成語拼音:
- máo fà sī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細小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方是之時,天下之人,毛發絲粟之才,紛紛然而起。”
-
165
毛發之功
- 成語拼音:
- máo fà zhī g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微小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竊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發之功,以報所受之恩。”
-
166
毛骨聳然
- 成語拼音:
- máo gǔ sǒng r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恐懼與驚慌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許武疊兩個指頭,說將出來。言無數句,使聽者毛骨聳然。”
-
167
毛骨竦然
- 成語拼音:
- máo gǔ sǒng r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比目魚 狐威》:“那些租戶債戶見了,赫得毛骨竦然。”
-
168
毛骨悚然
- 成語拼音:
- máo gǔ sǒng rán
- 成語解釋:
-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169
毛骨森竦
- 成語拼音:
- máo gǔ sēn sǒng
- 成語解釋:
- 毛:頭發和汗毛;骨:脊背。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非常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竦。”
-
170
貌合情離
- 成語拼音:
- mào hé qíng lí
- 成語解釋:
- 指兩個人表面合得來,實際上感情不合
- 成語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雖克竭敬愛,而貌合情離,與從夫之義悖矣。”
-
171
貌合神離
- 成語拼音:
- mào hé shén lí
- 成語解釋:
-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 成語出處:
-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得新忘舊》:“自有此寵復,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對,亦只貌合神離耳。”
-
172
貌合心離
- 成語拼音:
- mào hé xīn lí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關系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 成語出處:
- 漢 黃石公《素書 遵義》:“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
-
173
貌合行離
- 成語拼音:
- mào hé xíng lí
- 成語解釋:
- 見“貌合神離”。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口親心疏,貌合行離。”
-
174
毛舉縷析
- 成語拼音:
- máo jǔ lǚ xī
- 成語解釋:
- 毛舉:瑣碎列舉。縷:一條一條,詳詳細細。縷析:詳細地分析。瑣細列舉,詳細地剖析。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乞改正遷謫士大夫罪名札子》:“毛舉縷析,旁逮知舊,懼其不能廢錮,必以贓私罪污之。”
-
175
毛舉細故
- 成語拼音:
- máo jǔ xì gù
- 成語解釋:
-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 成語出處:
- 《明史 葉向高傳》:“忠賢乃時毛舉細故,責向高以困之。”
-
176
毛舉細事
- 成語拼音:
- máo jǔ xì shì
- 成語解釋:
- 毛舉:列舉瑣碎的事情。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論勵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舉細事,以亂大謀。”
-
177
毛舉細務
- 成語拼音:
- máo jǔ xì wù
- 成語解釋:
-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論勵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舉細事以亂大謀。”
-
178
貓哭耗子
- 成語拼音:
- māo kū hào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5回:“本來你是個貓,他是個鼠,豈不是貓哭耗子了呢?”
-
179
貓哭老鼠
- 成語拼音:
- māo kū lǎo s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假慈悲
- 成語出處:
- 《說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殺來,又同牛鼻道人在此‘貓兒哭老鼠’,假慈悲。”
-
180
冒里冒失
- 成語拼音:
- mào lǐ mào shī
- 成語解釋:
- 過分地隨便對待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回:“這粉嫩的手,怎的冒里冒失,捏他一把!”
* mao成語,mao的成語,帶ma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