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的成語 (318個)
-
241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 成語拼音: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 成語解釋:
-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
242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 成語拼音:
- rì zhōng zé zè,yuè mǎn zé kuī
- 成語解釋:
-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 成語出處:
- 《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
243
實不相瞞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xiāng mán
- 成語解釋:
- 瞞:欺騙。實話告訴,決不欺瞞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實不相瞞:小人母子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過了宿店,來到這里。”
-
244
水漫金山
- 成語拼音: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成語解釋:
-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白雪遺音 馬頭調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魯迅《墳 論雷峰塔的倒掉》:“捍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來
- 成語出處:
- 《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
245
水滿金山
- 成語拼音:
- shuǐ mǎn jīn shān
- 成語解釋:
- 見“水漫金山”。
- 成語出處:
- 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來尋夫,于是就水滿金山。”
-
246
順蔓摸瓜
- 成語拼音:
- shùn màn mō guā
- 成語解釋:
- 同“順藤摸瓜”。
- 成語出處:
- 王士美《鐵旋風》第一部第六章:“依我看,我們現在應該抓緊,但不要去驚擾他,同時可以順蔓摸瓜,最后弄清楚情況。”
-
247
壽滿天年
- 成語拼音:
- shòu mǎn tiān nián
- 成語解釋:
- 天年:自然壽數。人活滿自然壽數而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諸公皆生人道,為王公大人,享受天祿。壽滿天年,仍還原所,以俟緣會,又復托生。”
-
248
上慢下暴
- 成語拼音:
- shàng màn xià bào
- 成語解釋:
- 謂君上驕慢,下民強暴。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
249
水滿則溢
- 成語拼音:
- shuǐ mǎn zé yì
- 成語解釋:
- 溢:水滿外流。水滿了就會流出來。比喻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向相反方面變化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你如何連兩句俗話也不曉得?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
250
三平二滿
- 成語拼音:
- sān píng èr m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
- 成語出處:
- 宋 黃庭堅《四休居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
251
疏親慢友
- 成語拼音:
- shū qīn màn yǒu
- 成語解釋:
- 疏:疏遠;慢:怠慢。疏遠親戚,怠慢朋友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不獨疏親慢友,種種驕傲,并將糟糠之情也置度外。”
-
252
槊血滿袖
- 成語拼音:
- shuò xuè mǎn xiù
- 成語解釋:
- 謂奮槊進擊,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戰斗。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畿《史通·模擬》:“至王劭《齊志》,述高季式破敵于韓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歸,槊血滿袖’。”
-
253
遂心滿意
- 成語拼音:
- suí xīn mǎn yì
- 成語解釋:
- 見“遂心如意”。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7回:“我們索性去截住他,奪了盤纏,搶了白馬湊分,卻不是遂心滿意之事?”
-
254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成語拼音:
-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成語出處: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255
填坑滿谷
- 成語拼音:
- tián kēng mǎn gǔ
- 成語解釋:
- 塞滿坑谷。比喻物資豐富充足。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佗佗籍籍,填坑滿谷。”
-
256
桃李滿天下
- 成語拼音: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257
天真爛漫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成語解釋:
- 自然純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兒童純真可愛。天真:心地單純;不虛偽做作;爛漫:坦率自然。
- 成語出處:
- 宋 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高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
-
258
天真爛熳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成語解釋:
- 見“天真爛漫”。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爛熳,不較錙銖。”
-
259
天真爛縵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成語解釋:
- 天真:指人心地善良。形容思想單純、純真自然、活潑可愛,沒有做作和虛偽
- 成語出處:
- 茅盾《虹》:“她那種搶先說話的脾氣、頑皮的舉動,處處都露出天真爛縵。”
-
260
信步漫游
- 成語拼音:
- xìn bù màn yóu
- 成語解釋:
- 信步:隨意行走。隨意走走逛逛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龜堂雜興》詩:“曳杖東岡信步行,夕陽偏向竹間明。”
* man成語,man的成語,帶m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