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的成語 (394個)
-
381
珠履三千
- 成語拼音:
- zhū lǚ sān qiān
- 成語解釋:
- 珠履:綴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貴賓眾多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
-
382
自律甚嚴
- 成語拼音:
- zì lǜ shèn yán
- 成語解釋:
- 自律:自己約束自己。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
- 成語出處:
- 《金史·楊云翼傳》:“自律甚嚴,其待人則寬。”
-
383
杖履相從
- 成語拼音:
-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 成語解釋:
- 指追隨左右。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和》之七:“門生與兒子,杖履聊相從。”
-
384
志慮忠純
- 成語拼音:
- zhì lǜ zhōng chún
- 成語解釋:
- 志慮:意志和心思。指忠心耿耿,堅貞不二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385
瞻前慮后
- 成語拼音:
- zhān qián lǜ hòu
- 成語解釋:
- 瞻:向前望。兼顧前后。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只顧得眼前一點,不曉得瞻前慮后。”
-
386
鄭人買履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mǎi lǚ
- 成語解釋:
- 履:鞋。形容有的人脫離實際;只按教條辦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
387
張三呂四
- 成語拼音:
- zhāng sān lǚ sì
- 成語解釋:
-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 成語出處:
- 宋·何承裕《戲為舉子對句》詩:“曉來狗吠張三婦,日暮猿啼呂四妻。”
-
388
齋心滌慮
- 成語拼音:
- zhāi xīn dí lǜ
- 成語解釋:
- 凈潔身心,清除雜念。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復詰難,庶幾竭盡愚衷。”
-
389
誅心之律
- 成語拼音:
- zhū xīn zhī lǜ
- 成語解釋:
- 誅心:憑推究別人動機來判定罪名。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和深刻的評論
- 成語出處:
- 魯迅《忽然想到》:“心的反抗,那時還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誅心之律,倒不及現在之嚴。”
-
390
知音諳呂
- 成語拼音:
- zhī yīn àn lǚ
- 成語解釋:
- 諳:熟悉;呂: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 成語出處:
- 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呂,一個家唾玉噴珠。”
-
391
朱顏綠鬢
- 成語拼音:
- zhū yán lǜ bìn
- 成語解釋:
- 朱:紅色。形容青春年少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洞仙歌·壽葉丞相》:“見朱顏綠鬢 ,玉帶金魚。”
-
392
朱顏綠發
- 成語拼音:
- zhū yán lǜ fā
- 成語解釋:
- 指青春年少。
- 成語出處:
- 宋·沈遘《送句諶通判穎川》詩:“朱顏綠發出塵土,長纓高蓋生清風。”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時,但見:朱顏綠發,皓齒明眸。”
-
393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成語拼音:
-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智者:聰明人;慮:思考,謀劃;失:差錯。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394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 成語拼音:
-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宇文融傳》:“臣聞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夫千計,亦有一得。”
* lv成語,lv的成語,帶lv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