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ong的成語 (433個)

    121

    矯若驚龍

    成語拼音:
    jiǎo ruò jīng lóng
    成語解釋:
    矯:強勁。強勁得像驚龍一樣。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成語出處:
    《晉書 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122

    矯若游龍

    成語拼音:
    jiǎo ruò yóu lóng
    成語解釋:
    常用于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同“矯若驚龍”。
    成語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義姤》:“看他矯若游龍,超逾集烏。……夜月紅樓,樹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123

    嬌小玲瓏

    成語拼音:
    jiāo xiǎo líng lóng
    成語解釋:
    嬌小:嬌媚小巧;玲瓏:精巧透明的樣子。形容體態窈窕;小巧靈活;多指女子的身材。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頭倚繡枕,身裹錦衾,衾里面,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瓏的妙人兒。”
    124

    檻猿籠鳥

    成語拼音:
    jiàn yuán lóng niǎo
    成語解釋:
    檻:關野獸的籠子。籠子里的猿猴和飛鳥。比喻受約束的人或物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相公完偶》:“聽他言詞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檻猿籠鳥難親傍。”
    125

    驥子龍文

    成語拼音:
    jì zǐ lóng wén
    成語解釋:
    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后多比喻英才。
    成語出處:
    《南史·張融傳》:“延俊從父兄宣明二子景鸞、景鴻,并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景鴻為龍文。”
    126

    跨鳳乘龍

    成語拼音:
    kuà fèng chéng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結成夫妻或成仙
    成語出處:
    明 單本《蕉帕記 備聘》:“喜融融,好似蕭郎秦女,跨鳳乘龍。”
    127

    開口見喉嚨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成語解釋:
    猶言開口見心。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洪方洲書》:“近來覺得詩文一事,只是直寫胸臆,如諺語所謂開口見喉嚨者。”
    128

    夔龍禮樂

    成語拼音:
    kuí lóng lǐ yuè
    成語解釋:
    夔龍:虞舜的兩個大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指可以作為規范的禮樂制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夔龍禮樂承先范,班馬文章勘墨鉛。”
    129

    亢龍有悔

    成語拼音:
    kàng lóng yǒu huǐ
    成語解釋:
    指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有敗亡之悔
    成語出處:
    《周易 乾》:“上九,亢龍有悔。”
    130

    龍伯釣鰲

    成語拼音:
    lóng bó diào áo
    成語解釋:
    龍伯:傳說中的國名;鰲:大龜。龍伯國的人釣起六條鰲。比喻非凡的事業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一釣而連六鰲。”
    131

    龍雛鳳種

    成語拼音:
    lóng chú fèng zhǒng
    成語解釋:
    指帝王后裔。
    成語出處:
    明·徐渭《漁陽三弄》:“更有那兩個兒,又不是別樹上花,都總是姓劉的親骨血在宮中長大,卻怎生把龍雛鳳種做一甕鲊魚蝦。”
    132

    龍馳虎驟

    成語拼音:
    lóng chí hǔ zhòu
    成語解釋:
    謂群雄逐鹿。
    成語出處:
    明·沈壽民《江上行》:“龍馳虎驟真人出,手挽經綸分亂麻。”
    133

    連疇接隴

    成語拼音:
    lián chóu jiē lǒng
    成語解釋:
    謂田地連片。
    成語出處: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鶯粟花連疇接隴于黛柳鏡波之間,景趣殊勝。”
    134

    龍蹲虎踞

    成語拼音:
    lóng dūn hǔ jù
    成語解釋:
    猶言龍盤虎踞。
    成語出處:
    宋·丁開《建業》詩:“龍蹲虎踞江山大,馬去牛來社稷空。”
    135

    龍多乃旱

    成語拼音:
    lóng duō nǎi hàn
    成語解釋:
    喻人多互相依賴,反而辦不成事。
    成語出處:
    宋·李季可《松窗百說·恃眾》:“今不救之,罪分于眾而難責,則皆莫之顧,況橫身犯眾,為人肩利害事耶?諺所謂龍多乃旱是也。”
    136

    隆恩曠典

    成語拼音:
    lóng ēn kuàng diǎn
    成語解釋:
    隆:渾厚;曠:空絕。稀有難逢的厚恩和禮遇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6回:“老爺隆恩曠典,著眾婢子出來擇配,以了終身,也是千古奇逢,難得的快事。”
    137

    龍鳳呈祥

    成語拼音: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成語解釋:
    指吉慶之事。
    成語出處:
    漢 孔鮒《孔叢子 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
    138

    龍飛鳳舞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語解釋: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139

    龍飛鳳翔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fèng xiáng
    成語解釋:
    ①謂帝王的興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飛黃騰達。
    成語出處:
    三國·魏·吳質《答文帝箋》:“曹烈、曹丹,加以公室支庶,骨肉舊恩,其龍飛鳳翔,實其分也。”
    140

    龍飛鳳翥

    成語拼音:
    lóng fēi fèng zhù
    成語解釋:
    形容筆勢雄奇飛動。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秦璽始末》:“其文龍飛鳳翥,不足擬其勢。”
    * long成語,long的成語,帶l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