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ng的成語 (345個)

    241

    書劍飄零

    成語拼音:
    shū jiàn piāo líng
    成語解釋:
    書劍:書籍和寶劍;飄零:漂泊,流落無依。做官或從軍,離鄉背井,漂泊在外,久游未歸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242

    蜀錦吳綾

    成語拼音:
    shǔ jǐn wú líng
    成語解釋:
    蜀錦:四川生產的彩錦;吳綾:綾的一種,最初出于吳郡。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二回:“微風初動,輕飄飄展開蜀錦吳綾;細雨才收,嬌滴滴露出冰肌玉質。”
    243

    手零腳碎

    成語拼音:
    shǒu líng jiǎo suì
    成語解釋:
    手腳不干凈。比喻小偷小摸。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聰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腳碎竊金貲,這都是崔通來妄指。”
    244

    壽陵匍匐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pú fú
    成語解釋:
    壽陵:古燕國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反而連自己原來所會的東西也忘掉了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可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之步。”
    245

    壽陵失步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shī bù
    成語解釋:
    《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后以“壽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246

    生靈涂地

    成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語解釋:
    生靈: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涂地。”
    247

    生靈涂炭

    成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tàn
    成語解釋:
    生靈:生民;百姓;涂炭:爛泥和炭火。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晉書 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涂炭。”
    248

    三令五申

    成語拼音:
    sān lìng wǔ shēn
    成語解釋:
    再三地命令和告誡。令:命令。申:說明。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249

    上陵下替

    成語拼音:
    shàng líng xià tì
    成語解釋:
    同“下陵上替”。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上陵下替,綱維靡立。”
    250

    神領意得

    成語拼音:
    shén lǐng yì dé
    成語解釋:
    形容領悟透徹。
    成語出處:
    《高坐別傳》:“性高簡,不學晉語,諸公與之言,皆因傳譯。然神領意得,頓在言前。”
    251

    神領意造

    成語拼音:
    shén lǐng yì zào
    成語解釋:
    謂用心神領會和創造藝術形象。
    成語出處:
    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神領意造,恍然見其有人禽草木飛動往來之象,了然在目。”
    252

    盛氣凌人

    成語拼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成語解釋:
    凌:欺壓。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成語出處:
    清 曾國藩《求闕齋語》:“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盛氣凌我。”
    253

    恃強凌弱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líng ruò
    成語解釋:
    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254

    善始令終

    成語拼音:
    shàn shǐ lìng zhōng
    成語解釋:
    同“善始善終”。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琴賦》:“即豐贍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終。”
    255

    上替下陵

    成語拼音:
    shàng tì xià líng
    成語解釋:
    同“下陵上替”。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禮儀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儀,上替下陵,此謂大亂。”
    256

    碎玉零璣

    成語拼音:
    suì yù líng jī
    成語解釋:
    比喻精美簡短的詩文。
    成語出處:
    燕谷老人《續孽海花》楔子:“當時汪柳門吳清卿等諸名士,時時自蘇來常,詩酒流連,吟余醉后,碎玉零璣,文壁綺窗,墨痕狼藉。”
    257

    荼毒生靈

    成語拼音:
    tú dú shēng líng
    成語解釋:
    荼毒:毒害、殘害;生靈:指百姓。指殘害人民。
    成語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德祐表詔》:“庶免大軍前去,荼毒生靈。”
    258

    遝岡復嶺

    成語拼音:
    tà gāng fù lǐng
    成語解釋:
    指岡巒重沓。
    成語出處:
    259

    提綱舉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jǔ lǐng
    成語解釋:
    同“提綱挈領”。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遇安禪師》:“提綱舉領,盡立主賓,如何是主?”
    260

    提綱挈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qiè lǐng
    成語解釋:
    抓住綱繩;提起衣領。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后得。”
    * ling成語,ling的成語,帶l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