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e的成語 (143個)

    121

    遺風余烈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liè
    成語解釋:
    遺風:前人遺留下來的風尚。余烈:前人的功業。前人流傳下來的功業和風尚。亦作“余業遺烈”、“遺風余韻”。
    成語出處:
    《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余烈尚猶不絕。”《晉書·劉頌傳》:“如或當身之政,遺風余烈不及后嗣。”
    122

    遺芳余烈

    成語拼音:
    yí fāng yú liè
    成語解釋: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傅亮《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遺芳余烈,奮乎百世。”
    123

    漁經獵史

    成語拼音:
    yú jīng liè shǐ
    成語解釋:
    漁、獵:涉獵。涉獵經典史籍。指泛讀群書,知識廣博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2卷:“進士王壡,漁經獵史之士也。”
    124

    于今為烈

    成語拼音:
    yú jīn wéi liè
    成語解釋:
    某件事過去已經有過,現在更加厲害。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論辯的魂靈》:“黨同伐異之風,于今為烈。”
    125

    優劣得所

    成語拼音:
    yōu liè dé suǒ
    成語解釋: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成語出處:
    126

    雨鬣霜蹄

    成語拼音:
    yǔ liè shuāng tí
    成語解釋:
    形容駿馬奔馳時馬鬃聳起,狀如飄雨,四蹄飛翻,色白如霜。
    成語出處:
    元·吳澄《八駿圖》詩:“陰山鐵騎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127

    遺孽余烈

    成語拼音:
    yí niè yú liè
    成語解釋:
    指遺留下來的殘余勢力。
    成語出處:
    宋 蘇轍《唐論》:“高帝(漢高祖)之世,反者九起,其遺孽余烈,至于文景,而為淮南、濟北、吳、楚之亂。”
    128

    云擾幅裂

    成語拼音:
    yún rǎo fú liè
    成語解釋:
    比喻社會動亂,四分五裂。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四》:“少陵意謂天寶離亂,四方云擾幅裂,人物歲歲俱災。”
    129

    優勝劣敗

    成語拼音:
    yōu shèng liè bài
    成語解釋:
    優:優良;與“劣”相對。原指生物界演變進化過程中;優良的獲得勝利向前發展;低劣的終于失敗而被淘汰。后用以說明人類社會的競爭現象。有時指“弱肉強食”。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一回:“優勝劣敗,取亂侮亡,自不必說。”
    130

    遺休余烈

    成語拼音:
    yí xiū yú liè
    成語解釋: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同“遺芳余烈”。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尊皇太后冊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余烈。”
    131

    余業遺烈

    成語拼音:
    yú yè yí liè
    成語解釋:
    遺留下來的事業與功績。《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成語出處:
    《戰國策·劉向書錄》:“及春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余業遺烈,流而未滅。”
    132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33

    忠臣烈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liè shì
    成語解釋:
    指忠義剛烈的臣子
    成語出處:
    《隋書·李文博傳》:“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復吟玩。”
    134

    貞夫烈婦

    成語拼音:
    zhēn fū liè fù
    成語解釋:
    貞:堅貞。封建社會對保持操守貞節而寧死不屈的男子和婦女的美稱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我聞貞夫烈婦,自古至今耳聞,今日目前交見。”
    135

    真金烈火

    成語拼音:
    zhēn jīn liè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
    成語出處:
    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非自獎真金烈火,儻好比濁水紅蓮。”
    136

    眥裂發指

    成語拼音:
    zì liè fà zhǐ
    成語解釋:
    眼角裂開,頭發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137

    鐘鳴鼎列

    成語拼音:
    zhōng míng dǐng liè
    成語解釋:
    見“鐘鳴鼎重”。
    成語出處:
    清·曹寅《題銅官秋色圖》:“都尉起家勛戚,鐘鳴鼎列,極福終其身。”
    138

    張設布列

    成語拼音:
    zhāng shè bù liè
    成語解釋:
    指陳設安排
    成語出處: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序》:“此言其張設布列不易者也。”
    139

    忠孝節烈

    成語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成語解釋:
    為國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夫妻盡節,對朋友盡義。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為準則
    成語出處: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其為文主識議,凌厲雄健,不屑撫擬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節烈事,則益感慨激昂。”
    140

    重裀列鼎

    成語拼音:
    zhòng yīn liè dǐng
    成語解釋: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忒心偏,覷重裀列鼎不值錢,把黃齏淡飯相留戀,要徹老終年。”
    * lie成語,lie的成語,帶li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