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ang的成語 (498個)

    281

    夢熟黃粱

    成語拼音: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
    成語解釋:
    黃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夢幻一樣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林公避兵》:“只見他一似宰予晝寢,孟軻隱幾,夢熟黃粱,莊周夢蝶正顛狂,周公事業成何望!”
    282

    麥穗兩歧

    成語拼音:
    mài suì liǎng qí
    成語解釋:
    一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堪傳》:“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283

    廟堂之量

    成語拼音: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成語解釋:
    廟堂:帝王之宗廟,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氣量大,遇事沉著冷靜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安傳》:“謝有廟堂之量。”
    284

    沒屋架梁

    成語拼音:
    méi wū jià l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中生有。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腸的人,偏要從家門首打墻腳起:詐害親戚,侵占鄉里,受投獻,窩盜賊,無風起浪,沒屋架梁。”
    285

    麥秀兩歧

    成語拼音:
    mài xiù liǎng qí
    成語解釋:
    亦作“麥秀兩岐”。①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欺。”
    286

    能不兩工

    成語拼音:
    néng bù liǎng gōng
    成語解釋: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兩種技術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首時》:“天下再與,時不久留,能不兩工,事在當之。”
    287

    男兒兩膝有黃金

    成語拼音: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
    成語解釋:
    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
    成語出處:
    《西游補》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態,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兒兩膝有黃金。你今后不可亂跪!’”
    288

    逆耳良言

    成語拼音:
    nì ěr liáng yán
    成語解釋:
    雖然使人聽起來感到刺耳,但卻是有益的好話。逆:抵觸,不順從。
    成語出處:
    《史記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289

    拈斤播兩

    成語拼音:
    niān jīn bō liǎng
    成語解釋:
    猶言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
    290

    匹夫小諒

    成語拼音:
    pǐ fū xiǎo liàng
    成語解釋:
    語本《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后以“匹夫小諒”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后漢書·皇甫嵩硃俊傳論》:“故梁衍獻規,山東連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
    291

    匹夫之諒

    成語拼音:
    pǐ fū zhī liàng
    成語解釋:
    同“匹夫小諒”。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甫嵩朱儁傳論》:“故梁衍獻規,山東聯盟,而舍格天之大業,蹈匹夫之小諒,卒狼狽虎口,為智士笑。”
    292

    劈兩分星

    成語拼音:
    pǐ liǎng fēn xīng
    成語解釋:
    劈:分開;星:秤桿上的小點子。指過分計較微薄小利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那時昧己瞞心,劈兩分星,細切薄批。”
    293

    漂漂亮亮

    成語拼音:
    piào piào liàng liàng
    成語解釋:
    指外形美觀,鮮明
    成語出處:
    老舍《正紅旗下》:“好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在香爐里走十里八里,到了親友家已變成了土鬼。”
    294

    判若兩人

    成語拼音:
    pàn ruò liǎng rén
    成語解釋:
    判:判斷;評定;若:好像。評定一個人前后的表現;好像兩個人一樣;截然不同。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于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295

    青春兩敵

    成語拼音:
    qīng chūn liǎng dí
    成語解釋:
    敵:相當。兩個人的年齡相當,都處于青春期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1回:“妾承兄命,適事君王,妾自以為秦楚相當,青春兩敵。”
    296

    七次量衣一次裁

    成語拼音:
    qī cì liáng yī yī cì cái
    成語解釋:
    比喻事先的調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成語出處:
    297

    遷地為良

    成語拼音:
    qiān dì wéi liáng
    成語解釋:
    遷:遷移。遷移到他處更好
    成語出處:
    鄒韜奮《經歷》:“每天堆滿桌上的全國各處讀者的來信都要求‘遷地為良’。”
    298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成語拼音:
    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
    成語解釋: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299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成語拼音: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
    成語解釋: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三十余合。”
    300

    清風亮節

    成語拼音:
    qīng fēng liàng jié
    成語解釋:
    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八卷:“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
    * liang成語,liang的成語,帶li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