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1061

    面墻而立

    成語拼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成語解釋:
    比喻不學之人,如面對墻壁而立,一無所見。
    成語出處:
    《尚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安國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
    1062

    門墻桃李

    成語拼音:
    mén qiáng táo lǐ
    成語解釋: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后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七卷:“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
    1063

    民情物理

    成語拼音:
    mín qíng wù lǐ
    成語解釋:
    人情事理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廿一經》:“民情物理之隱微,無不了如指掌。”
    1064

    門生故吏

    成語拼音:
    mén shēng gù lì
    成語解釋:
    故吏:過去的吏屬。指學生和老部下。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
    1065

    漫條斯理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檢點那些考具的東西,聽見老爺的話,便過來規規矩矩,漫條斯理的說道:‘這話還得請父親斟酌。’”
    1066

    慢條斯理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067

    慢騰斯禮

    成語拼音:
    màn téng sī lǐ
    成語解釋:
    見“慢條斯理”。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復命的,怎么還你們慢騰斯禮的呢?”
    1068

    慢條廝禮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見“慢條斯理”。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那春梅只顧不進房來,叫了半日,才慢條廝禮,推開房門進來。”
    1069

    慢條斯禮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見“慢條斯理”。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一個風火事,還象尋常慢條斯禮兒的。”
    1070

    慢條絲禮

    成語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成語解釋:
    見“慢條斯理”。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1回:“你問他,我去時還在廚房里雌著,等他慢條絲禮兒才和面兒。”
    1071

    詟諛立懦

    成語拼音:
    miàn yú lì nuò
    成語解釋:
    謂使諂諛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成語出處:
    宋·岳珂《桯史·陳了翁始末》:“前書《尊堯集表》,蓋與此互見始末,詟諛立懦,不厭屢書也。”
    1072

    靡顏膩理

    成語拼音:
    mǐ yán nì lǐ
    成語解釋:
    靡:美麗;顏:面容;膩:細膩;理:肌理。形容容貌美麗,皮膚細膩柔滑。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綿些。”
    1073

    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錯誤荒謬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十四年的“讀經”》:“反對者們以為他真相信讀經可以救國,真是‘謬以千里’了!”
    1074

    蒙在鼓里

    成語拼音:
    méng zài gǔ lǐ
    成語解釋:
    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只可憐同秀如蒙在鼓里。”
    1075

    悶在鼓里

    成語拼音:
    mèn zài gǔ lǐ
    成語解釋: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觀天,悶在鼓里,怎么行?”
    1076

    名正理順

    成語拼音:
    míng zhèng lǐ shùn
    成語解釋:
    謂名義正當,合乎道理。
    成語出處:
    唐·顏真卿《請復七圣謚號狀》:“高祖謚太武,用漢制;太宗謚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順,垂之無窮。”
    1077

    逆耳利行

    成語拼音:
    nì ěr lì xíng
    成語解釋:
    猶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謂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耳,但有益于行為。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晙傳》:“臣蒙天澤,叨居重鎮,逆耳利行,敢不盡言。”
    1078

    年富力強

    成語拼音:
    nián fù lì qiáng
    成語解釋:
    年:年歲;富:多;年富:未來的年歲多;指年輕;力:精力。年紀輕;精力旺盛。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1079

    努筋拔力

    成語拼音:
    nǔ jīn bá lì
    成語解釋:
    努:用力伸出;拔:超過。凸出青筋,使盡力氣。形容竭盡全力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討愧,還說長道短的哩。”
    1080

    弩箭離弦

    成語拼音:
    nǔ jiàn lí xián
    成語解釋:
    弩:利用機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極其迅速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過度,后走的如弩箭離弦。”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