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1001

    立錐之土

    成語拼音:
    lì zhuī zhī tǔ
    成語解釋:
    立錐:插錐子。插錐尖的一點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極小地方
    成語出處:
    曹冏《六代論》:“子弟無尺寸之封,功臣無立錐之土。”
    1002

    蠻不講理

    成語拼音:
    mán bù jiǎng lǐ
    成語解釋:
    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我們社會里,也有少數不顧公共利益,蠻不講理,行兇犯法的人。”
    1003

    名不虛立

    成語拼音:
    míng bù xū lì
    成語解釋:
    謂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虛妄。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1004

    捫參歷井

    成語拼音:
    mén cān lì jǐng
    成語解釋:
    ①唐李白《蜀道難》詩:“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謂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后因以“捫參歷井”形容山勢高峻,道路險阻。②形容世路艱難。
    成語出處:
    唐·李白《蜀道難》詩:“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宋·王铚《王公四六話》:“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云:‘捫參歷井,敢辭蜀道之難;就日望云,愈覺長安之遠。’自后凡官兩川者,謝表相承用此一聯。”
    1005

    滿城桃李

    成語拼音:
    mǎn chéng táo lǐ
    成語解釋:
    桃李:比喻學生。城中到處都有自己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1006

    磨砥刻厲

    成語拼音:
    mó dǐ kè lì
    成語解釋:
    磨練砥礪。形容刻苦鉆研。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成齋記》:“學必窮日夜磨砥刻厲,久而后有得焉。”
    1007

    滅德立違

    成語拼音:
    miè dé lì wéi
    成語解釋:
    滅:消滅。敗壞道德,做違背道德的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二年》:“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
    1008

    毛發悚立

    成語拼音:
    máo fà sǒng lì
    成語解釋:
    毛發:頭發和汗毛;聳:豎起。頭發與汗毛豎起。形容非常恐懼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迄今思之,尚毛發悚立也。”
    1009

    賣國求利

    成語拼音:
    mài guó qiú lì
    成語解釋:
    見“賣國求榮”。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續筆·朱溫三事》:“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于梁,當不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里。”
    1010

    猛虎離山

    成語拼音:
    měng hǔ lí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勇猛而迅速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5回:“那人使動手中雙戟,猶如猛虎離山。”
    1011

    貌合情離

    成語拼音:
    mào hé qíng lí
    成語解釋:
    指兩個人表面合得來,實際上感情不合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雖克竭敬愛,而貌合情離,與從夫之義悖矣。”
    1012

    貌合神離

    成語拼音:
    mào hé shén lí
    成語解釋: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得新忘舊》:“自有此寵復,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對,亦只貌合神離耳。”
    1013

    蠻橫無理

    成語拼音:
    mán hèng wú lǐ
    成語解釋:
    野蠻橫暴;不講道理。
    成語出處:
    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六回:“武松在旁邊說話不得,惱恨縣主得了賄銀,這樣蠻橫無理。”
    1014

    貌合心離

    成語拼音:
    mào hé xīn lí
    成語解釋:
    表面上關系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成語出處:
    漢 黃石公《素書 遵義》:“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
    1015

    貌合行離

    成語拼音:
    mào hé xíng lí
    成語解釋:
    見“貌合神離”。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口親心疏,貌合行離。”
    1016

    名韁利索

    成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
    成語解釋:
    韁:馬韁繩;索:繩子。比喻功名利祿如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么?”
    1017

    名韁利鎖

    成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名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成語出處:
    宋 柳永《夏云峰》詞:“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1018

    明鑒萬里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明:眼睛亮;鑒:洞察。對外面或遠方的情況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準確,識見高明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9回:“譚道臺昨夜籌畫,果然明鑒萬里。”
    1019

    明見萬里

    成語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語解釋:
    對于外界或遠方的情況,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比目魚 征利》:“真可謂明見萬里,智察秋毫。”
    1020

    眉睫之利

    成語拼音:
    méi jié zhī lì
    成語解釋:
    眉睫:眉毛和睫毛。眼前微小的利益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乙丙之際塾議》:“圖眉睫之利,不顧充要。”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