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881

    黎丘丈人

    成語拼音:
    lí qiū zhàng rén
    成語解釋:
    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882

    立人達人

    成語拼音:
    lì rén dá rén
    成語解釋:
    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883

    力軟筋麻

    成語拼音:
    lì ruǎn jīn má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884

    歷日曠久

    成語拼音:
    lì rì kuàng jiǔ
    成語解釋:
    經歷的時間非常久。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歷日曠久,則系牦能挈石,駑馬亦能致遠。”
    885

    利惹名牽

    成語拼音:
    lì rě míng qiān
    成語解釋:
    亦作“利綰名牽”。謂為名利所誘惑羈絆。
    成語出處:
    元·張歌《湘妃怨·樂閑》曲:“想當年,利惹名牽。”
    886

    禮讓為國

    成語拼音:
    lǐ ràng wéi guó
    成語解釋:
    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887

    力所不及

    成語拼音:
    lì suǒ bù jí
    成語解釋:
    及:達到。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成語出處:
    宋 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平生所未見之文,公力所不及之義,備聚其中。”
    888

    理所必然

    成語拼音:
    lǐ suǒ bì rán
    成語解釋: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成語出處:
    《弘明集 神不滅論》:“若有始也,則不能為終,唯無始也然后始終無窮,此自是理所必然。”
    889

    理所不容

    成語拼音:
    lǐ suǒ bù róng
    成語解釋:
    道理所不能允許。
    成語出處:
    南朝·齊·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890

    糲食粗餐

    成語拼音:
    lì shí cū cān
    成語解釋:
    糲:粗米;餐:飯食。指食物粗糙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桓鸞傳》:“常著大布缊袍,糲食粗餐。”
    891

    立身處世

    成語拼音:
    lì shēn chǔ shì
    成語解釋:
    立身:在社會上立腳;處世:在社會上與人相處交往。在社會上自立;與世人交往相處。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際等活動。
    成語出處:
    晉 無名氏《沙彌十戒法并威儀序》:“夫乾坤覆載,以人為貴,立身處世,以禮儀為本。”
    892

    糲食粗衣

    成語拼音:
    lì shí cū yī
    成語解釋:
    糲: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大公資助張協》:“奴供備糲食粗衣。”
    893

    離山調虎

    成語拼音:
    lí shān diào hǔ
    成語解釋:
    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爺得勝不班師,秦檜東窗定巧計,私造金牌傳假旨,暗使離山調虎計,風波亭上死的屈。”
    894

    礪山帶河

    成語拼音:
    lì shān dài hé
    成語解釋:
    礪:磨刀石;山:泰山;帶:衣帶;河:黃河。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成語出處: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895

    量時度力

    成語拼音:
    liàng shí dù lì
    成語解釋:
    衡量時勢,估計力量。
    成語出處:
    《元史·太宗本紀》:“帝有寬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時度力,舉無過事。”
    896

    理所當然

    成語拼音:
    lǐ suǒ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當然:應當如此。從道理上講應當這樣。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
    897

    立少觀多

    成語拼音:
    lì shǎo guān duō
    成語解釋:
    指略一作為而影響很大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七法》:“立少而觀多,則天下懷之矣。”
    898

    利深禍速

    成語拼音:
    lì shēn huò sù
    成語解釋:
    獲利愈多,災禍來得愈快。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皇后紀》序:“任重道悠,利深禍速。”
    899

    離世絕俗

    成語拼音:
    lí shì jué sú
    成語解釋:
    猶言離世異俗。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可謂離世絕俗矣。”
    900

    利時及物

    成語拼音:
    lì shí jí wù
    成語解釋:
    救世濟物。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與盧編修希魯書》:“幸以古人自勉,以利時及物為己任,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