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761

    老鴰窩里出鳳凰

    成語拼音:
    lǎo guā wō lǐ chū fèng huáng
    成語解釋:
    老鴰:烏鴉;鳳凰:古代鳥王。比喻在卑微的環境中出了高貴的人物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兒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里出鳳凰!’”
    762

    李郭仙舟

    成語拼音:
    lǐ guō xiān zhōu
    成語解釋:
    《后漢書·郭太傳》載,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從賓望之,以為神仙,故稱“李郭仙舟”。后常用為友人相親之典。
    成語出處:
    《后漢書·郭太傳》載,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從賓望之,以為神仙,故稱“李郭仙舟”。
    763

    立功自效

    成語拼音:
    lì gōng zì xiào
    成語解釋:
    立:建樹;效:報效,獻出。指建樹功績以作出貢獻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只將郭子儀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儀之罪,許其自后立功自效。”
    764

    離合悲歡

    成語拼音:
    lí hé bēi huān
    成語解釋:
    泛指別離、團聚、悲哀、喜悅的種種遭遇和心態。
    成語出處:
    明 陸采《明珠記 提綱》:“佳人才子古難并,苦離分,巧完成,離合悲歡只在眼前生。”
    765

    利害得失

    成語拼音:
    lì hài dé shī
    成語解釋:
    好處和壞處,得益和損失。
    成語出處: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豪杰傳》第四回:“我雖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學問太淺,不能夠把那利害得失,詳詳密密說將出來,感動大眾,所以稽延至今,甚為憾事。”
    766

    梨花帶雨

    成語拼音:
    lí huā dài yǔ
    成語解釋:
    象沾著雨點的梨花一樣。原形容楊貴妃哭泣時的姿態。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嬌美。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767

    老皇歷

    成語拼音:
    lǎo huáng lì
    成語解釋:
    比喻過時的老規矩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會的變化已經成為鐵的事實,那么聰敏人就不應該再抱著一本老皇歷念到頭。”
    768

    驪黃牝牡

    成語拼音:
    lí huáng pìn mǔ
    成語解釋:
    猶言牝牡驪黃。喻指事物的表面現象。
    成語出處:
    明·文徵明《跋采臨帖》:“觀者當求之驪黃牝牡之外也。”
    769

    離魂倩女

    成語拼音:
    lí hún qiàn nǚ
    成語解釋:
    倩女:美麗的少女。舊時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
    770

    利喙贍辭

    成語拼音:
    lì huì shàn cí
    成語解釋:
    謂口齒伶俐,辭令優美。
    成語出處: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睹其利喙贍辭,不覺前席。”
    771

    利害相關

    成語拼音:
    lì hài xiāng guān
    成語解釋:
    指有密切的利害關系。
    成語出處:
    《周禮·夏宮·職方氏》:“周知其利害。”
    772

    禮壞樂崩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成語出處: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773

    利害攸關

    成語拼音:
    lì hài yōu guān
    成語解釋:
    利害所關。指有密切的利害關系。
    成語出處:
    《周禮·夏宮·職方氏》:“周知其利害。”
    774

    禮壞樂缺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775

    醴酒不設

    成語拼音:
    lǐ jiǔ bù shè
    成語解釋:
    醴酒:甜酒。置酒宴請賓客時不再為不嗜酒者準備甜酒。比喻待人禮貌漸衰。
    成語出處:
    《漢書·楚元王傳》:“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于市。”
    776

    離經辨志

    成語拼音:
    lí jīng biàn zhì
    成語解釋: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成語出處: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777

    陵勁淬礪

    成語拼音:
    líng jìn cuì lì
    成語解釋:
    強勁鋒利。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12章:“小說平易近人,雜文則陵勁淬礪。我們是應該抓緊那種精神,而分別學習。”
    778

    老驥伏櫪

    成語拼音:
    lǎo jì fú lì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櫪:馬槽。伏櫪:就著馬槽吃食。老的千里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奔馳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779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成語拼音: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驥:駿馬,千里馬;櫪: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780

    厲精更始

    成語拼音:
    lì jīng gēng shǐ
    成語解釋:
    厲:振作,奮勉;更始:除舊布新。振奮精神,進行革新。
    成語出處:
    《漢書 宣帝紀》:“其赦天下,與士大夫厲精更始。”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