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的成語 (1870個)
-
301
地無遺利
- 成語拼音:
- dì wú yí lì
- 成語解釋:
- 遺:遺留,遺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資源充分得到利用
- 成語出處:
- 清·馮桂芬《校攽廬抗議》:“人無棄材,地無遺利,君民不隔,名實必副。”
-
302
蕩析離居
- 成語拼音:
- dàng xī lí jū
- 成語解釋:
- 蕩析:離散。家人離散,沒有定居。
- 成語出處:
- 《尚書 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
-
303
砥行立名
- 成語拼音:
- dǐ xíng lì míng
- 成語解釋:
- 磨礪德行,建樹功名。
- 成語出處:
- 《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
-
304
啖以重利
- 成語拼音:
- dàn yǐ zhòng lì
- 成語解釋:
- 啖:吃,引誘;重:大、厚;利:利益、好處。用優厚的利益和好處引誘或收買人。
- 成語出處:
- 《史記·高祖紀》:“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
-
305
斗智斗力
- 成語拼音:
- dòu zhì dòu lì
- 成語解釋:
- 斗;爭斗;智:智慧,聰明;力:氣力。用智謀來爭勝負,憑力氣分勝負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
-
306
鼎足而立
- 成語拼音:
- dǐng zú ér lì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像鼎那樣三只腳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勢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
307
殫智竭力
- 成語拼音:
- dān zhì jié lì
- 成語解釋:
- 殫:竭盡。用盡智能和力量。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 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
308
帶罪立功
- 成語拼音:
- dài zuì lì gōng
- 成語解釋:
- 讓犯罪的人立功贖罪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蜃中樓 獻壽》:“正要議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報亢旱,上帝就著俺去帶罪立功。”
-
309
戴罪立功
- 成語拼音:
- dài zuì lì gōng
- 成語解釋:
- 身負罪責;爭取立下功勞;借以贖罪。
- 成語出處:
- 《明史 史可法傳》:“以平賊逾期,戴罪立功。”
-
310
耳不離腮
- 成語拼音:
- ěr bù lí sāi
- 成語解釋:
- 兩種關系十分接近、親密
- 成語出處:
- 李文元《婚事》:“別人說他倆是耳不離腮,影不離形,好的活像一個人。”
-
311
鵝存禮廢
- 成語拼音:
- é cún lǐ fèi
- 成語解釋:
- 存:保存。指古代禮節形式已經消亡,僅存食物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如今卻把這奠雁的古制化雅為俗,差個家人送來,叫作通信,這就叫做鵝存禮廢。”
-
312
而立之年
- 成語拼音:
- ér lì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三十歲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313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 成語拼音:
-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314
惡事傳千里
- 成語拼音:
-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惡事:壞事,丑事。形容敗壞名譽的事很容易傳開來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居,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
315
額手加禮
- 成語拼音:
- é shǒu jiā lǐ
- 成語解釋:
- 表示敬意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與上海國民黨函》:“外人之額手加禮者,今且相與鄙夷。”
-
316
惡事行千里
- 成語拼音: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含有勸告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
317
鶚心鸝舌
- 成語拼音:
- è xīn lí shé
- 成語解釋:
- 鶚:魚鷹;鸝:黃鶯。比喻嘴甜心狠,陰險狡詐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72回:“這紹聞當不住鶚心鸝舌的話。”
-
318
兒行千里母擔憂
- 成語拼音: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 成語解釋:
-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 成語出處: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
319
惡言詈辭
- 成語拼音:
- è yán lì cí
- 成語解釋:
- 中傷辱罵的言辭。
- 成語出處:
- 宋·王觀國《學林·冰》:“愈獨判二年,日與宦者為敵,相伺候罪過,惡言詈辭,狼藉公牒。”
-
320
惡衣糲食
- 成語拼音:
- è yī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糲: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飯。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禮義信足以成德論》:“以為有國者皆當惡衣糲食,與農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為百工。”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