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an的成語 (237個)

    161

    樵柯爛盡

    成語拼音:
    qiáo kē làn jìn
    成語解釋:
    砍柴的斧子手柄已經爛掉。比喻時間的長久和世事的變遷
    成語出處:
    162

    遷蘭變鮑

    成語拼音:
    qiān lán biàn bào
    成語解釋:
    語本《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后以“遷蘭變鮑”比喻潛移默化。
    成語出處:
    語出《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163

    青藍冰水

    成語拼音:
    qīng lán bīng shuǐ
    成語解釋:
    “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的略語。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開之,海峰繼之,至惜抱而其傳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劉門,世幾有青藍冰水之喻。”
    164

    契若金蘭

    成語拼音:
    qì ruò jīn lán
    成語解釋: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165

    染藍涅皂

    成語拼音:
    rǎn lán niè zǎo
    成語解釋:
    指胡亂涂抹。涅,染;皂,黑色。
    成語出處: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 支諾皋中》:“姚司馬者,寄居汾州……經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燈挫針,染藍涅皂,未嘗暫息,然莫見其所取也。”
    166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成語拼音: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成語解釋:
    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167

    三寸不爛之舌

    成語拼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168

    神焦鬼爛

    成語拼音:
    shén jiāo guǐ làn
    成語解釋: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成語出處:
    清 魏源《圣武記》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窮搜窟宅,神焦鬼爛。”
    169

    水枯石爛

    成語拼音:
    shuǐ kū shí làn
    成語解釋:
    極言歷時長久。
    成語出處:
    郭沫若《女神·湘累》:“我們從春望到秋,從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爛了。”
    170

    石爛海枯

    成語拼音:
    shí làn hǎi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成語出處:
    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石爛海枯團體固。”
    171

    石爛江枯

    成語拼音:
    shí làn jiāng kū
    成語解釋:
    直到石頭變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成語出處:
    《明史·云南土司傳二·麓川》:“[王驥]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172

    山童石爛

    成語拼音:
    shān tóng shí làn
    成語解釋:
    謂山無草木,石頭腐爛。喻不可能有的現象。
    成語出處: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歡會誓》:“山童石爛,言則可誕;山崇石堅,此言不愆。”
    173

    土崩魚爛

    成語拼音:
    tǔ bēng yú làn
    成語解釋:
    土崩潰,魚腐爛。比喻潰敗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
    漢·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若乃距陽平,據石門,攄八陳之列,騁奔牛之權,焉有土崩魚爛哉。”
    174

    推波助瀾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
    成語解釋:
    使水掀起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其聲勢;使事態擴大。瀾:大波浪。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175

    推波助瀾,縱風止燎

    成語拼音:
    tuī bō zhù lán,zòng fēng zhǐ liáo
    成語解釋: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的聲勢,擴大影響
    成語出處: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176

    貪吃懶做

    成語拼音:
    tān chī lǎn zuò
    成語解釋:
    謂又饞又懶。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七回:“看他如此貪吃懶做,真像有磨子在肚子里牽的一般。”
    177

    貪多嚼不爛

    成語拼音: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
    成語解釋:
    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貪多嚼不爛了。”
    178

    挑得籃里便是菜

    成語拼音:
    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
    成語解釋:
    比喻得到一點就行,毫不挑剔。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挑得籃里便是菜,一個信送將進去,登時把陳定放了出來。”
    179

    頭焦額爛

    成語拼音:
    tóu jiāo é là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
    成語出處:
    《尺牘新抄》第七卷:“非苦非甜,人之頭焦額爛,脫之無奈絲牽。”
    180

    偷懶耍滑

    成語拼音:
    tōu lǎn shuǎ huá
    成語解釋: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擔責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這種事誰也不再提平常他們最看重的工分問題,更沒有人偷懶耍滑。”
    * lan成語,lan的成語,帶l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