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ui的成語 (202個)

    181

    于心無愧

    成語拼音:
    yú xīn wú kuì
    成語解釋:
    愧:慚愧,羞愧。從心里感到沒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
    成語出處:
    宋·王令《謝劉成父》:“塵埃隔眼逢何晚,氣類相期久愈堅,以義求人今遂得,于心無愧果為賢。”
    182

    蠅營鼠窺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shǔ kuī
    成語解釋:
    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鉆營,貪婪無恥。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賀學博未齊陶師膺獎序》:“手談眼語,譸張萬端,蠅營鼠窺,射利如蜮,吾見駔儈之于市井也,而今布之學校矣。”
    183

    盈則必虧

    成語拼音:
    yíng zé bì kuī
    成語解釋:
    盈:圓。虧:缺。月圓的時候就是月缺的時候。形容物極必反。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184

    牖中窺日

    成語拼音:
    yǒu zhōng kuī rì
    成語解釋:
    牖:窗戶。隔著窗子看太陽。比喻見識不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185

    足不窺戶

    成語拼音:
    zú bù kuī hù
    成語解釋:
    同“足不出戶”。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186

    坐不窺堂

    成語拼音:
    zùo bù kuī táng
    成語解釋:
    端坐不斜視,專心一意。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太傳》:“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
    187

    杖策窺園

    成語拼音:
    zhàng cè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杖策:拄著拐杖。拄著拐杖也要到園中去看看。指不死讀書本,而是走上社會,研究現實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窺園》詩:“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折木興常新。”
    188

    自負盈虧

    成語拼音:
    zì fù yíng kuī
    成語解釋:
    自己負責盈利和虧損
    成語出處:
    189

    坐井窺天

    成語拼音:
    zuò jǐng kuī tiān
    成語解釋:
    見“坐井觀天”。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一·江陵》:“以此定李杜優劣,誠坐井窺天也。”
    190

    自愧不如

    成語拼音:
    zì kuì bù rú
    成語解釋:
    自己慚愧;比不上別人。形容因自覺不如別人或有缺點而感到慚愧。
    成語出處:
    唐 元結《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191

    自愧弗如

    成語拼音:
    zì kuì fú rú
    成語解釋:
    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邵九娘》:“妻亦心賢之,然自愧弗如,積慚成忌。”
    192

    中饋乏人

    成語拼音:
    zhōng kuì fá rén
    成語解釋:
    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沒有妻子。
    成語出處:
    《周易 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193

    罪魁禍首

    成語拼音:
    zuì kuí huò shǒu
    成語解釋: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成語出處:
    明 鄭若庸《玉玦記 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194

    中饋猶虛

    成語拼音:
    zhōng kuì yóu xū
    成語解釋:
    指沒有妻子。
    成語出處:
    《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195

    鐘馗捉鬼

    成語拼音:
    zhōng kuí zhuō guǐ
    成語解釋:
    鐘馗:傳說中打鬼的神。鐘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壞人
    成語出處:
    宋·王瑩《群書類編故事·夢鐘馗》:“鐘馗捉鬼。”
    196

    中饋之思

    成語拼音:
    zhōng kuì zhī sī
    成語解釋:
    中饋:指婦女在家主持飲食之事,引申為妻室。指思念有個主持家務的妻子
    成語出處:
    《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197

    振聾發聵

    成語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198

    震聾發聵

    成語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成語出處:
    劉心武《寫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滿足這種要求的作品出現,形同震聾發聵,會引起強烈的反響。”
    199

    昭聾發聵

    成語拼音:
    zhāo lóng fā kuì
    成語解釋:
    使耳聾的人也能夠聽到。比喻用語言文字等給人以極大的啟發,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成語出處:
    《天討·望帝》:“巴縣鄒烈士容首起大呼,昭聾發聵,正義浹乎寰宇,回響振乎棧峽。”
    200

    振聾啟聵

    成語拼音:
    zhèn lóng qǐ kuì
    成語解釋:
    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受到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創辦一個《民心日報》,想在輿論方面,多做些振聾啟聵的工作。”
    * kui成語,kui的成語,帶ku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