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ou的成語 (462個)

    421

    以為口實

    成語拼音:
    yǐ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422

    引為口實

    成語拼音:
    yǐn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許德珩《回憶蔡元培先生》:“北洋軍閥政府對他在教育事業上力圖革新,極為不滿,尤其對于北京大學男女同校一節,引為口實。”
    423

    一言出口,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俗云: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
    424

    贊不絕口

    成語拼音:
    zàn bù jué kǒu
    成語解釋:
    贊:稱贊;絕:停。不住口地稱贊。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字勢飛舞,魏生贊不絕口。”
    425

    贊不容口

    成語拼音:
    zàn bù róng kǒu
    成語解釋:
    贊:稱贊。贊美的話嘴里已容納不下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書完,接過諷詠,覺情文交至,于無可形容處形容出來,與歷來名人所題另是一付杼軸,不禁贊不容口。”
    426

    折沖口舌之間

    成語拼音: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折沖:引申為進行外交談判;口舌:爭吵。在辯論、爭吵中進行外交談判
    成語出處:
    宋·蘇洵《送石昌言為北使引》:“折沖于口舌之間”
    427

    指畫口授

    成語拼音:
    zhǐ huà kǒu shòu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成語出處:
    清·查繼佐《罪惟錄·徐光啟傳》:“蓋四十年耳治目營,指畫口授惟此,他無及也。”
    428

    執經叩問

    成語拼音:
    zhí jīng kòu wèn
    成語解釋:
    叩問:詢問。拿著經書,向人請教。指虛心向人學習
    成語出處: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429

    折角之口

    成語拼音:
    zhé jiǎo zhī kǒu
    成語解釋:
    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辯論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朱云傳》:“五鹿獄獄,朱云折其角。”
    430

    眾口嗷嗷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áo áo
    成語解釋: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說什么貧不憂愁富不驕,赤緊的眾口嗷嗷。”
    431

    贊口不絕

    成語拼音:
    zàn kǒu bù jué
    成語解釋:
    見“贊不絕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六十一回:“丁大爺聽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贊口不絕。”
    432

    拙口笨腮

    成語拼音:
    zhuō kǒu bèn sāi
    成語解釋:
    猶拙嘴笨舌。
    成語出處: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卷三:“咬文嚼字,秀才當行;拙口笨腮,農人本色。”
    433

    拙口鈍辭

    成語拼音:
    zhuō kǒu dùn cí
    成語解釋:
    拙:拙笨;鈍:遲鈍,笨拙。粗嘴巴,笨言辭。指不善于言辭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倅范叔》楔子:“須賈平日拙口鈍辭,猶恐應對有誤,家中有一辮士,名日范雎,得與此人同行,凡事計議,萬無一失。”
    434

    拙口鈍腮

    成語拼音:
    zhuō kǒu dùn sāi
    成語解釋:
    比喻嘴笨,沒有口才。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
    435

    張口掉舌

    成語拼音:
    zhāng kǒu diào shé
    成語解釋:
    謂發表言論。
    成語出處:
    唐·羅隱《讒書·敘二狂生》:“張口掉舌,則謂之訕謗;俯首避事,則謂之詭隨,是時難事也。”
    436

    眾口紛紜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fēn yún
    成語解釋: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437

    朱口皓齒

    成語拼音:
    zhū kǒu hào chǐ
    成語解釋:
    皓:白。鮮紅的雙唇,雪白的牙齒。形容容貌美麗
    成語出處:
    無名氏《雜事秘辛》:“目波澄鮮,眉撫連卷,朱口皓齒,修耳懸鼻,輔魘頤頷,位置均適。”
    438

    眾口交傳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chuán
    成語解釋:
    眾人輾轉述說。
    成語出處:
    清 陳天華《警世鐘》:“就是不幸受傷身死,眾口交傳,全國哀痛,還要鑄幾個銅像,立幾個石碑,萬古流芳,永垂不朽。”
    439

    眾口交攻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gōng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起用話語攻擊
    成語出處:
    《明史·王應熊傳》:“言陛下召應熊,必因其秉國之日,眾口交攻,以為孤立無黨,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
    440

    眾口交薦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jiàn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致推薦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眾口交薦李白之才,便傳旨贈李白以五品冠帶朝見。”
    * kou成語,kou的成語,帶k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