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u的成語 (462個)
-
341
提心在口
- 成語拼音:
- tí xīn zài kǒu
- 成語解釋:
- 心提在口,幾乎要跳出來。形容恐懼。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不爭你握雨攜云,常使我提心在口。”
-
342
統一口徑
- 成語拼音:
- tǒng yī kǒu jì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大家對待問題采取一致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莫應豐《將軍吟》第41章:“聯合宣傳隊里頭有的工人和戰士似乎有話不敢說,都是統一的口徑。”
-
343
枉費口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fèi kǒu shé
- 成語解釋:
- 白費口舌
- 成語出處: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許琴不愿向這個不關心人只關心自己的七姐枉費口舌。”
-
344
瓦罐不離井口破
- 成語拼音:
- wǎ guàn bù lí jǐng kǒu pò
- 成語解釋:
- 汲水的瓦罐免不了在井口打破。比喻擔著風險干事難免會失手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當,你兩個有這等勾當,道不的瓦罐不離井口破。”
-
345
枉口拔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bá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信口胡說。多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5回:“是那個嚼舌根的?沒空生有,枉口拔舌,調唆你來欺負老娘!”
-
346
妄口巴舌
- 成語拼音:
- wàng kǒu bā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胡言亂語。有時也指造謠污蔑。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還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這樣惡誓么?”
-
347
枉口嚼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成語解釋:
- 見“枉口拔舌”。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9卷:“我把你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
348
枉口誑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成語解釋:
- 見“枉口拔舌”。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7回:“那張氏穿針兒枉口誑舌,陷害無辜。”
-
349
惟口起羞
- 成語拼音:
- wéi kǒu qǐ xiū
- 成語解釋:
- 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
- 成語出處:
- 《尚書·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
350
畏口慎事
- 成語拼音:
- wèi kǒu shèn shì
- 成語解釋:
- 慎:謹慎。說話謹慎,做事小心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答吳子野書》:“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
351
萬口一辭
- 成語拼音:
- wàn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 成語出處:
-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一辭。”
-
352
萬口一詞
- 成語拼音:
- wàn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現在萬口一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353
萬口一談
- 成語拼音:
- wàn kǒu yī tán
- 成語解釋:
-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 成語出處:
- 《宋史·胡銓傳》:“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一談,皆欲食倫之肉。”
-
354
心不應口
- 成語拼音:
- xīn bù yīng kǒu
- 成語解釋:
- 心里想的和嘴里說的不一致。謂為人虛偽。
- 成語出處:
- 明·楊德芳《步步嬌·閨怨》曲:“恨他心不應口,把歡娛翻成僝僽。情兒泛泛,渾如江水流。”
-
355
心服口不服
- 成語拼音:
- xīn fú kǒu bù fú
- 成語解釋: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卻不承認
- 成語出處: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43回:“老武聽了,還有點心服口不服。”
-
356
心服口服
- 成語拼音:
- xīn fú kǒu fú
- 成語解釋: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寓言》:“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
357
香喉玉口
- 成語拼音:
- xiāng hóu yù k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向綺窗深處,秘本翻謄,香喉玉口,親將絕調教成。”
-
358
攜家帶口
- 成語拼音:
- xié jiā dài kǒu
- 成語解釋:
- 攜帶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 成語出處:
-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18回:“于是攜家帶口,風餐露宿地到了北京。”
-
359
性急口快
- 成語拼音:
- xìng jí kǒu kuài
- 成語解釋: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360
心口不一
- 成語拼音:
- xīn kǒu bù yī
- 成語解釋:
- 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一的。”
* kou成語,kou的成語,帶ko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