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心服口不服的意思 心服口不服的讀音和出處

    • xīn
    • kǒu
    成語名稱:
    心服口不服
    成語拼音:
    [xīn fú kǒu bù fú]
    成語解釋: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卻不承認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43回:“老武聽了,還有點心服口不服。”
    成語例句:
    聽了這番解釋,她還是心服口不服
    是否常用:
    一般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賓語、狀語;指表面不信服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當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心服口不服
    英文翻譯:
    Not satisfied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心服口不服”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五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X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信服 承認

    成語心服口不服

    “心服口不服”的單字解釋

    】: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心服口不服”的反義詞

    “心服口不服”的相關成語

    “心服口不服”的關聯成語

    “心服口不服”造句

    輸得目瞪口呆,輸得心服口不服

    這丫頭的語氣里帶了嘲諷而又自信,嘲諷是笑他心服口不服的,自信是對她自己的判斷能力來的——她想說什么“事實”。

    武林中,只有一個心服口不服,二人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卻心服口不服,飽讀圣賢書十多年,竟不如一小兒。

    二腳虎不愧為關北五虎之首,雖然明白憑自己這種身手,就是再來個百八十,也不是人家對手,但心服口不服,急忙下馬,急呼:“點子硬!弟兄們,快用暗器招呼!”。

    * 心服口不服的意思 心服口不服的成語解釋 心服口不服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