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ou的成語 (462個)

    241

    亂扣帽子

    成語拼音:
    luàn kòu mào zǐ
    成語解釋:
    指隨意給別人定性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你亂扣帽子。”
    242

    流膾人口

    成語拼音:
    liú kuài rén kǒu
    成語解釋:
    謂(詩文等)被人廣為傳頌稱美。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曲藻》:“楊狀元慎才情蓋世,所著有《洞天玄記》、《陶情樂府》、《續陶情樂府》,流膾人口,而頗不為當家所許。”
    243

    瑯瑯上口

    成語拼音: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成語解釋:
    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
    成語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瑯瑯上口。”
    244

    朗朗上口

    成語拼音: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成語解釋:
    謂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成語出處:
    老舍《詩與快板》:“散文就不受這么多的限制,雖然散文也講究聲調鏗鏘,能朗朗上口。”
    245

    瀝血叩心

    成語拼音:
    lì xuè kòu xīn
    成語解釋:
    剖露心胸。比喻竭盡忠誠、懇摯的心意。
    成語出處:
    南朝·梁·梁元帝《與諸藩令》:“瀝血叩心,枕戈嘗膽,其何故哉。”
    246

    良藥苦口

    成語拼音:
    liáng yào kǔ kǒu
    成語解釋: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好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勸誡、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很有益處。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奮傳》:“夫~,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247

    目瞪口呆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成語解釋:
    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248

    目定口呆

    成語拼音:
    mù dìng kǒu dāi
    成語解釋:
    同“目瞪口呆”。
    成語出處:
    《說唐》第二一回:“驚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249

    目瞪口哆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duō
    成語解釋:
    瞪:眼睛發愣;哆:張口的樣子。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志·荊山客邸》:“翻揭席薦,無所見而出,面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復言。”
    250

    目瞪口僵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jiāng
    成語解釋:
    同“目瞪口呆”。
    成語出處:
    郁達夫《遲桂花》:“我那忠厚老實的娘……一聽了媒人的這一番說話,目瞪口僵,立刻就滾下了幾顆眼淚來。”
    251

    目瞪口結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jié
    成語解釋:
    同“目瞪口呆”。
    成語出處:
    王以仁《流浪》:“當他們要我在那張表上填寫著我的職業和來杭的目的時,我真是目瞪口結的呆住了。”
    252

    目瞪口歪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wāi
    成語解釋: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員,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頭有話問你!’”
    253

    目瞪口張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zhāng
    成語解釋:
    同“目瞪口呆”。
    成語出處: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時甩開手,曾文彩目瞪口張地望著他。”
    254

    目呆口咂

    成語拼音:
    mù dāi kǒu zā
    成語解釋:
    咂:用舌頭抵住牙齒發出的聲音。目光發呆,口中發出嘖嘖聲。形容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2回:“寨中這些兵卒,多是強盜出身,何曾看見如此禮物,見了個個目呆口咂,連尤俊達與連巨真亦嘖嘖稱羨。”
    255

    摩口膏舌

    成語拼音:
    mó kǒu gāo shé
    成語解釋:
    磨練口舌。形容講話很厲害,善于挑撥誣陷。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羊勝之徒,摩口膏舌;鄒陽自明,入獄復出。”
    256

    蜜口劍腹

    成語拼音:
    mì kǒu jiàn fù
    成語解釋:
    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成語出處: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劍腹,賈似道之牢籠言路,合而為一,其患可勝道哉。”
    257

    滿口之乎者也

    成語拼音: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
    成語解釋:
    滿口文言詞語。指人物的書呆子氣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258

    免開尊口

    成語拼音:
    miǎn kāi zūn kǒu
    成語解釋:
    不必開口說什么。多表示要求不會得到同意。
    成語出處:
    田漢《關漢卿》第五場:“誰跟你開玩笑!這事讓朱四姐出面,你就免開尊口!”
    259

    磨破口舌

    成語拼音:
    mó pò kǒu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說了很多的話
    成語出處:
    260

    面朋口友

    成語拼音:
    miàn péng kǒu yǒu
    成語解釋:
    謂非真誠相交的朋友。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財之義,非道義之交不可。”
    * kou成語,kou的成語,帶k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