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ai的成語 (207個)

    121

    開柙出虎

    成語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成語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122

    凱旋而歸

    成語拼音:
    kǎi xuán ér guī
    成語解釋:
    打仗得勝后返回。
    成語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等把鬼子打走了,你們凱旋歸來,我帶領鄉親們到十里開外去迎接。”
    123

    開心見誠

    成語拼音:
    kāi xīn jiàn chéng
    成語解釋:
    見:顯現出。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124

    開心見腸

    成語拼音:
    kāi xīn jiàn cháng
    成語解釋:
    見“開心見誠”。
    成語出處: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們有什么話要說,可以舒舒展展地說,說得開心見腸一點。”
    125

    開心見膽

    成語拼音:
    kāi xīn jiàn dǎn
    成語解釋:
    見“開心見誠”。
    成語出處:
    沙汀《困獸記》:“由于眼前田疇對于孟瑜表示出來的愛情,尤其是他那種開心見膽的熱忱。”
    126

    開心寫意

    成語拼音:
    kāi xīn xiě yì
    成語解釋:
    寫:通“瀉”,宣泄。開誠相待,披露心意
    成語出處: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愿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127

    開源節流

    成語拼音:
    kāi yuán jié liú
    成語解釋:
    開源:開辟水源;節流:節制水流。開辟收入的新來源;節制支出;減少消耗。比喻增收節支。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128

    開云見日

    成語拼音:
    kāi yún jiàn rì
    成語解釋:
    拔開云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銜命來征,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云見日,何喜如之!”
    129

    開云見天

    成語拼音:
    kāi yún jiàn tiān
    成語解釋:
    見“開云見日”。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十回:“眾人一聽,如同開云見天,興奮得一下把老武擁在當中。”
    130

    拏云握霧

    成語拼音:
    kāi yún wò wù
    成語解釋:
    比喻對人施展手段。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姓李名做師師……兩只手,偏會拏云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131

    開足馬力

    成語拼音:
    kāi zú mǎ lì
    成語解釋:
    比喻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盡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成語出處:
    132

    開宗明義

    成語拼音:
    kāi zōng míng yì
    成語解釋:
    開:闡述;宗:主旨;明:說明;義:意思。本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它說明全書的主旨;后用來表示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說明主要意思。
    成語出處:
    《孝經 開宗明義章》宋 邢昺題解:“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
    133

    另開生面

    成語拼音:
    lìng kāi shēng miàn
    成語解釋:
    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一回:“今日行這酒令,已是獨出心裁,另開生面。”
    134

    門戶洞開

    成語拼音:
    mén hù dòng kāi
    成語解釋:
    門戶:房屋的出入處。比喻險要的地方。大門完全敞開,無遮無攔
    成語出處: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13章:“派到中國來的間諜可以化裝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義,在這個門戶洞開的國度里以‘貴賓’的身份出現。”
    135

    門戶開放

    成語拼音:
    mén hù kāi fàng
    成語解釋:
    開著門或像是開著門做某事。也指在對外關系中減少限制,讓外國人進入本國進行某些活動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逮門戶開放之既實行,舉全大陸為彼族長袖善舞之地。”
    136

    眉開眼笑

    成語拼音:
    méi kāi yǎn xiào
    成語解釋:
    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面看著,只喜的眉開眼笑。”
    137

    免開尊口

    成語拼音:
    miǎn kāi zūn kǒu
    成語解釋:
    不必開口說什么。多表示要求不會得到同意。
    成語出處:
    田漢《關漢卿》第五場:“誰跟你開玩笑!這事讓朱四姐出面,你就免開尊口!”
    138

    鳴鑼開道

    成語拼音:
    míng luó kāi dào
    成語解釋: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道的。”
    139

    茅塞頓開

    成語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成語解釋: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一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140

    漫天開價

    成語拼音:
    màn tiān kāi jià
    成語解釋:
    無限度地亂開價碼
    成語出處:
    阿英《城隍廟的書市》:“城隍廟的定價是靠不住的,他‘漫天開價’,你一定要‘就地還錢’,慢慢的和他們‘推敲’。”
    * kai成語,kai的成語,帶k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