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ai的成語 (207個)

    101

    開眉笑眼

    成語拼音:
    kāi méi xiào yǎn
    成語解釋:
    見“開眉展眼”。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9回:“他覺沒趣,站起來說聲叨憂,開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102

    開門揖盜

    成語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成語解釋:
    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103

    開門延盜

    成語拼音:
    kāi mén yán dào
    成語解釋:
    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同“開門揖盜”。
    成語出處:
    清·魏源《籌海篇·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內河者,謂兵炮地雷,水陸埋伏,如設阱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104

    開眉展眼

    成語拼音:
    kāi méi zhǎn yǎn
    成語解釋:
    高興愉快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若是有識我們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夠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
    105

    慨然領諾

    成語拼音:
    kǎi rán lǐng nuò
    成語解釋: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35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106

    愾然嘆息

    成語拼音:
    kài rán tàn xī
    成語解釋:
    愾:嘆息,感慨。感慨嘆息
    成語出處:
    晉·陸機《吊魏武帝文》:“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
    107

    慨然允諾

    成語拼音:
    kǎi rán yǔn nuò
    成語解釋: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108

    慨然應允

    成語拼音:
    kǎi rán yīng yǔn
    成語解釋: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諾。”
    109

    開山鼻祖

    成語拼音:
    kāi shān bí zǔ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成語出處:
    孫犁《關于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110

    枯樹開花

    成語拼音:
    kū shù kāi huā
    成語解釋: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比喻絕處逢生;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111

    開山老祖

    成語拼音:
    kāi shān lǎo zǔ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從幫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辭’的開山老祖,而他的《離騷》,卻只是不得幫忙的不平。”
    112

    開山始祖

    成語拼音:
    kāi shān shǐ zǔ
    成語解釋:
    見“開山祖師”。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你好大膽!沒規矩,沒王法的!犯了這制造局的開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諱!”
    113

    開山祖師

    成語拼音:
    kāi shān zǔ shī
    成語解釋:
    原為佛教用語;指最初創建寺院的和尚。
    成語出處:
    宋 劉克莊《詩話前集》:“歐公詩如昌黎,不當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為開山祖師。”
    114

    開山之祖

    成語拼音:
    kāi shān zhī zǔ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二回:“聽說寶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國文貞之墓地。文貞為西法開山之祖。”
    115

    愷悌君子

    成語拼音:
    kǎi tì jūn zǐ
    成語解釋:
    愷悌:平易近人。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二年》:“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116

    開臺鑼鼓

    成語拼音:
    kāi tái luó gǔ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的開頭部分。也比喻一個事件的開頭。
    成語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我的粗枝大葉的東西,就當作一番開臺鑼鼓好了。”
    117

    開天辟地

    成語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成語解釋:
    辟:開辟。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才開始了人類歷史。用來指開創人類的歷史或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
    成語出處:
    《隋書 音樂志中》:“開天辟地,峻岳夷海。”
    118

    慷他人之慨

    成語拼音:
    kāng tā rén zhī kǎi
    成語解釋:
    利用他人的財物作人情或裝飾場面。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寒燈小話》:“況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于人為不情,于己甚無謂乎?”
    119

    開物成務

    成語拼音:
    kāi wù chéng wù
    成語解釋:
    開:開通,了解;務:事務。通曉尤物之理,得以辦好各種事情。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120

    開霧睹天

    成語拼音:
    kāi wù dǔ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使人豁然開朗。
    成語出處:
    漢 徐干《中論 審大臣》:“文王之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
    * kai成語,kai的成語,帶k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