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u的成語 (839個)

    781

    樣樣俱全

    成語拼音:
    yàng yàng jù quán
    成語解釋:
    俱:全。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有你的活證據,人證物證樣樣俱全。”
    782

    以言舉人

    成語拼音:
    yǐ yán j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言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783

    言揚行舉

    成語拼音:
    yán yáng xíng jǔ
    成語解釋:
    根據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784

    養癰畜疽

    成語拼音:
    yǎng yōng xù jū
    成語解釋:
    癰、疽:毒瘡。養畜毒瘡不醫治。比喻庇護寬容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則互相忌嫉;始而養癰畜疽,后則縱虎放鷹。”
    785

    蠅營蟻聚

    成語拼音:
    yíng yíng yǐ jù
    成語解釋:
    像蒼蠅樣往來飛逐,像螞蟻般紛紛聚集。比喻不顧謙恥,趨炎附勢,到處鉆營。
    成語出處:
    明 梅鼎祚《玉合記 卜居》:“朝列,蠅營蟻聚還競擾,這余膻怎污頰,算自有峰頭玉版,鼎中金屑。”
    786

    勇者不懼

    成語拼音:
    yǒng zhě bù jù
    成語解釋:
    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論語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787

    遺簪弊屨

    成語拼音:
    yí zān bì jù
    成語解釋:
    同“遺簪墜屨”。
    成語出處:
    《北齊書·高德政傳》:“魏靜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宮別,可乎?’乃人與夫人賓御以下訣別,莫不噓欷掩涕。”
    788

    遺簪墮屨

    成語拼音:
    yí zān duò jù
    成語解釋:
    簪:針形首飾;屨:鞋。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或故情。指不忘舊友
    成語出處:
    唐·張說《讓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遺簪墮屨之恩,好生養志之德。”
    789

    一擲巨萬

    成語拼音:
    yī zhì jù wàn
    成語解釋:
    擲:投,扔。形容揮霍無度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到得有錢時節,揮金買笑,一擲巨萬。”
    790

    月中聚雪

    成語拼音:
    yuè zhōng jù xuě
    成語解釋:
    聚:集聚。月亮里堆積的白雪。形容女子又美又白
    成語出處: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帝王·后妃》:“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綃帳中,望之如月中白雪。”
    791

    刖趾適屨

    成語拼音:
    yuè zhǐ shì jù
    成語解釋: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792

    刖足適屨

    成語拼音:
    yuè zú shì jù
    成語解釋:
    刖:截斷;屨:鞋。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牽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成語出處:
    793

    月章星句

    成語拼音:
    yuè zhāng xīng jù
    成語解釋:
    形容文章優美,辭藻華麗。
    成語出處:
    元·馬熙《摸魚子》:“集詞敬為先生壽,博得月章星句。”
    794

    言之有據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jù
    成語解釋: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或事實根據
    成語出處:
    795

    一字一句

    成語拼音:
    yī zì yī jù
    成語解釋: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說話清楚從容。
    成語出處:
    林蘭《紅棉襖》:“三嬸子一點一點撕著那發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說:‘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語不進的,寫不上,算不上,工作團咋派上他這個老實疙瘩。’”
    796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成語拼音: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成語解釋: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成語出處: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797

    遺簪墜屨

    成語拼音:
    yí zān zhuì jù
    成語解釋:
    遺:遺失;墜:掉落;屨: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舊物。后指不忘舊友叫“不棄遺簪墜屨”。
    成語出處:
    《北史 韋瓊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有不逮前烈,然舍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798

    芝艾俱焚

    成語拼音:
    zhī ài jù fén
    成語解釋:
    芝艾: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穢害田,隨風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別乎?”
    799

    芝艾俱盡

    成語拼音:
    zhī ài jù jìn
    成語解釋: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
    南朝·梁·梁元帝《討侯景檄》:“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800

    絺辭繪句

    成語拼音:
    zhǐ cí huì jù
    成語解釋: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成語出處:
    明·宋濂《序》:“是詩之傳……則為移風易俗之益又豈小哉!其視絺辭繪句道淫而宣驕者何如也?”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