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的成語 (839個)
-
441
舉止不凡
- 成語拼音:
- jǔ zhǐ bù fán
- 成語解釋:
- 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 成語出處:
- 清 壯者《掃迷帚》第五回:“昨見二君舉止不凡,詢及棧主,始知兄即吳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問此位名姓?”
-
442
居諸不息
- 成語拼音:
- jū zhū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居諸:語助詞,借指光陰;息:停止,休息。時光不斷地推移。形容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綱《善覺寺碑銘》:“居諸不息,寒暑推移。”
-
443
居之不疑
- 成語拼音:
- jū zhī bù yí
- 成語解釋:
- 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毫不懷疑。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且說秦鳳梧跟了張露竹洋行里那班人,天天鬧在一起,吃喝頑笑,大家知道他是個有錢的財主,恭維他觀察長,觀察短,秦鳳梧也居之不疑。”
-
444
舉直措枉
- 成語拼音:
- jǔ zhí cuò wǎng
- 成語解釋:
- 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
445
舉直錯枉
- 成語拼音:
- jǔ zhí cuò wǎng
- 成語解釋: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成語出處:
- 《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舉直錯枉,譚思舊制。”
-
446
舉直厝枉
- 成語拼音:
- jǔ zhí cuò wǎng
- 成語解釋:
- 舉:選拔;直:筆直,正直的人;枉:彎曲,邪惡的人。選用正直者而罷黜奸邪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聰明仁智,輔相漢朝,舉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447
居軸處中
- 成語拼音:
- jū zhóu chǔ zhōng
- 成語解釋:
- 謂身居重要職位。
- 成語出處:
- 《獻帝春秋》:“公居軸處中,入則享于上席,出則為眾目所屬。”
-
448
舉止大方
- 成語拼音:
- jǔ zhǐ dà fāng
- 成語解釋:
-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經的女子,見了人一樣,不見人也是一樣,舉止大方,不輕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礙甚幺呢?”
-
449
聚族而居
- 成語拼音:
- jù zú ér jū
- 成語解釋:
- 聚:聚集;族:家族。同族人聚集一起居住
- 成語出處:
- 魯迅《故鄉》:“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
-
450
拒之門外
- 成語拼音:
- jù zhī mén wài
- 成語解釋:
- 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來賈老師念過去的一面交情,還不準備把他拒之門外。”
-
451
舉足輕重
- 成語拼音:
- jǔ zú qī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
452
舉重若輕
- 成語拼音: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成語解釋: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453
舉止失措
- 成語拼音:
- jǔ zhǐ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睿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
-
454
具瞻所歸
- 成語拼音:
- jù zhān suǒ guī
- 成語解釋:
- 具:同“俱”,全;瞻:視;所歸:所向。為眾人所敬慕、瞻仰
- 成語出處:
- 《荀瑁別傳》:“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其非人。”
-
455
舉踵思慕
- 成語拼音:
- jǔ zhǒng sī mù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踵:腳后跟;舉踵:踮起腳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腳后跟張望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
456
舉踵思望
- 成語拼音:
- jǔ zhǒng sī wàng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踵:腳后跟;舉踵:踮起腳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腳后跟張望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
457
舉止嫻雅
- 成語拼音:
- jǔ zhǐ xián yǎ
- 成語解釋: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舉止嫻雅,淺笑微顰,豐華入目;承顏順意,婉孌快心。”
-
458
金章玉句
- 成語拼音:
- jīn zhāng yù jù
- 成語解釋:
- 指華麗的詩文。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詩空萬古。”
-
459
居重馭輕
- 成語拼音:
- jū zhòng yù qīng
- 成語解釋: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成語出處:
-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故自三代、秦、漢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親歷行陣,習知武事,知居重馭輕之勢。”
-
460
舉止言談
- 成語拼音:
- jǔ zhǐ yán tán
- 成語解釋:
-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罪言》:“山東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見,言語舉止,無非叛也,以為事理正當如此,沈酣入骨髓,無以為非者。”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