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的成語 (839個)
-
361
舉手加額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jiā é
- 成語解釋:
-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書》:“百姓聞賢使君之來,舉手加額,以為天眼開矣。”
-
362
舉首加額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jiā é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額:額頭。拱手與額相齊,表示喜悅慶幸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諭若訥》:“上乃飛白‘安靜’二字,以賜若訥,若訥然后舉首加額,受而藏之。”
-
363
舉善薦賢
- 成語拼音:
- jǔ shàn jiàn xián
- 成語解釋: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364
舉世皆知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jiē zhī
- 成語解釋:
- 舉: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
365
舉手可采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kě cǎi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極容易取得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許慈傳》:“祖宗制度之儀,喪紀五服之數,皆指掌畫地,舉手可采。”
-
366
舉手扣額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kòu é
- 成語解釋:
- 舉:抬;扣:敲擊。抬起頭來拍擊額頭,表示氣憤已極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丁志·永寧莊牛》:“民泣清不悛,但時舉手扣額,訴于天地。”
-
367
舉世莫比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mò bǐ
- 成語解釋:
-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卷:“孝行忠鯁,舉世莫比,門表闕臺者六所,今古無之。”
-
368
拘神遣將
- 成語拼音:
- jū shén qiǎn jiàng
- 成語解釋:
- 拘:拘使。指力量無窮。神通廣大,能指揮天兵天將。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4回:“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么快。”
-
369
拘俗守常
- 成語拼音:
- jū sú shǒu cháng
- 成語解釋:
- 指受世俗平庸見解的束縛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論仙》:“而淺識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間不見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
370
九世同居
- 成語拼音:
- jiǔ shì tóng jū
- 成語解釋:
- 九世:九代。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孝友傳序》:“張公藝九世同居,北齊東安王樂、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撫,表其門。”
-
371
舉手投足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tóu zú
- 成語解釋:
- 投足:踏腳。一抬手一踏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
372
舉世無比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ú bǐ
- 成語解釋:
-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宋·錢易《南部新書》庚卷:“蕭穎士,開元中,年十九,擢進士第,儒釋道三教無不該通,然性偏躁,忽忿戾,舉世無比。”
-
373
舉世無敵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ú dí
- 成語解釋: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他們認為是‘異常強大’的,‘舉世無敵’的。”
-
374
舉世無倫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ú lún
- 成語解釋:
-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倫:類,同類。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畫竹歌序》:“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世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
375
舉世聞名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én míng
- 成語解釋:
- 舉:全。全世界都聽到名聲。形容知名度很高。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卷七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
376
舉世無雙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wú shuāng
- 成語解釋:
- 舉:全。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稀有罕見。
- 成語出處:
-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
377
舉手相慶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xiāng qìng
- 成語解釋:
- 指舉手加額,以相慶賀
- 成語出處:
- 明 劉基《甘露頌》序:“群臣莫不欣擇,百姓莫不蹈舞,舉手相慶。”
-
378
濟勝之具
- 成語拼音:
- jì shèng zhī jù
- 成語解釋:
- 勝:勝地;具:才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體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許詢好游山水,而體便登垑,時人云:‘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
379
舉十知九
- 成語拼音:
- jǔ shí zhī jiǔ
- 成語解釋:
-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唐 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聞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舉十而知九。”
-
380
舉手之勞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一點勞動。比喻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