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u的成語 (839個)

    301

    巨奸大猾

    成語拼音:
    jù jiān dà huá
    成語解釋:
    奸:奸詐;猾:狡猾。指閱歷深而非常陰險狡猾的人
    成語出處:
    唐·韋嗣立《論刑法多濫疏》:“務于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間。”
    302

    踽踽獨行

    成語拼音:
    jǔ jǔ dú xíng
    成語解釋:
    踽踽:孤獨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孤獨無親或獨來獨往。
    成語出處:
    宋 張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獨行于世,眾乃以為遷也。”
    303

    絕裾而去

    成語拼音:
    jué jū ér qù
    成語解釋: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尤悔》:“溫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
    304

    聚精會神

    成語拼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成語解釋: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廣益的意思;現常用以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成語出處: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305

    倔強倨傲

    成語拼音:
    jué jiàng jù ào
    成語解釋:
    倔強:執拗;倨傲:傲慢。執拗而又傲慢。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倔強而倨敖,自稱老夫。”
    306

    屨及劍及

    成語拼音:
    jù jí jiàn jí
    成語解釋: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307

    劍及屨及

    成語拼音:
    jiàn jí jù jí
    成語解釋:
    形容行動堅決迅速。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308

    踽踽涼涼

    成語拼音:
    jǔ jǔ liáng liáng
    成語解釋:
    見“踽踽涼涼”。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
    309

    襟裾馬牛

    成語拼音:
    jīn jú mǎ niú
    成語解釋: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
    成語出處:
    語出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310

    聚精凝神

    成語拼音:
    jù jīng níng shén
    成語解釋:
    聚:集合,會集。形容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成語出處:
    冰心《寄小讀者》:“憶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過禮物攢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層層打開包裹的光景。”
    311

    鳩居鵲巢

    成語拼音:
    jiū jū què cháo
    成語解釋:
    《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毛傳:“鸤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后用“鳩居鵲巢”比喻強占他人的居處或措置不當等。
    成語出處:
    《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毛傳:“鳲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
    312

    居敬窮理

    成語拼音:
    jū jìng qióng lǐ
    成語解釋:
    敬:戒慎,敬肅;窮理:窮究事物的道理。自處要謹慎嚴肅,辦事學習要窮究事物的道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周易·說卦》:“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313

    久居人下

    成語拼音:
    jiǔ jū rén xià
    成語解釋:
    現指處境或職務長期處于他人之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隱士聽了,大叫:“妙極!弟每時謂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
    314

    拒諫飾非

    成語拼音:
    jù ji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諫:勸告;飾:遮掩;遮蓋;非:錯誤。拒絕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315

    矜句飾字

    成語拼音:
    jīn jù shì zì
    成語解釋:
    矜:慎重;飾:整飾。形容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以矜句飾字為辭也。”
    316

    屨賤踴貴

    成語拼音:
    jù jiàn yǒng guì
    成語解釋:
    原指被砍鄶的人很多,致使鞋子價賤而踴價貴。后形容刑罰既重又濫。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踴貴,民人痛疾。”
    317

    咀嚼英華

    成語拼音:
    jǔ jué yīng huá
    成語解釋:
    咀嚼:用牙齒磨碎食物,比喻反復體會。英華:此指精華。比喻細細體會文章中的精華。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沈浸濃郁,含英咀華。”
    318

    舉酒作樂

    成語拼音:
    jǔ jiǔ zuò yuè
    成語解釋:
    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然傳》:“然既獻捷,群臣上賀,權乃舉酒作樂。”
    319

    進可以攻,據可以守

    成語拼音: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
    成語解釋:
    進:前進;退:退卻;據:占據。前進可以攻擊,后退可以固守。比喻進攻和防守都有主動權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進可以攻,據可以守,游可以擊,退可以走。”
    320

    拘攣補衲

    成語拼音:
    jū luán bǔ nà
    成語解釋:
    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文已甚。”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