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ng的成語 (1082個)

    821

    隋珠荊璧

    成語拼音:
    suí zhū jīng bì
    成語解釋:
    即隋珠和璧。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立神明通天之臺,造甲乙之帳,絡以隋珠荊璧。”
    822

    隨珠荊玉

    成語拼音:
    suí zhū jīng yù
    成語解釋:
    同“隨珠和璧”。
    成語出處:
    清·姚鼐《過程魚門墓下作》詩:“隨珠荊玉奇士,金匱名山見異書。”
    823

    天地經緯

    成語拼音:
    tiān dì jīng wěi
    成語解釋: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824

    體大思精

    成語拼音:
    tǐ dà sī jīng
    成語解釋:
    體:體制,規模;思:思慮;精:精密。指著作規模宏大,思慮精密。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825

    體國經野

    成語拼音:
    tǐ guó jīng yě
    成語解釋:
    體:劃分;國:都城;經: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周禮 天官 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826

    投河奔井

    成語拼音:
    tóu hé bēn jǐng
    成語解釋:
    謂投水自殺。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動不動神頭鬼臉,投河奔井,拽巷邏街,張舌騙口,花言巧語,指皂為白。”
    827

    投河覓井

    成語拼音:
    tóu hé mì jǐng
    成語解釋:
    即尋死覓活。鬧著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殺來嚇唬人。
    成語出處:
    俞平伯《中年》:“但是在另一方面,說非看不可,或者沒有得看,就要跳腳拍手,以至于投河覓井。”
    828

    天荊地棘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dì jí
    成語解釋:
    天地間布滿荊棘,喻世途或處境艱難。
    成語出處:
    明·劉永錫《行路難》詩:“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荊地棘行路難。”
    829

    天經地緯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dì wěi
    成語解釋:
    ①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②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830

    天經地義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成語解釋: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831

    挑精揀肥

    成語拼音:
    tiāo jīng jiǎn féi
    成語解釋:
    猶挑肥揀瘦。
    成語出處:
    張愛玲《郁金香》:“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揀肥的,成天的跟丫頭們打打鬧鬧,我的臉都給你丟盡了!”
    832

    天驚石破

    成語拼音:
    tiān jīng shí pò
    成語解釋:
    形容巨響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驚。
    成語出處:
    唐·李賀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833

    投井下石

    成語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成語解釋:
    看見人要掉進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834

    投阱下石

    成語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成語出處: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835

    桃李精神

    成語拼音:
    táo lǐ jīng shén
    成語解釋: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
    成語出處:
    五代·和凝《和滿子》詞:“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慣得人饒。桃李精神鸚鵡舌,可堪虛度良宵。”
    836

    頭腦冷靜

    成語拼音:
    tóu nǎo lěng jìng
    成語解釋:
    指氣質上的冷靜或異常的鎮定,指在緊張情況下表現的冷靜或鎮定
    成語出處: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21章:“如果頭腦冷靜,就絕不會這樣做了。”
    837

    投石下井

    成語拼音:
    tóu shí xià jǐng
    成語解釋:
    見“投阱下石”。
    成語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他日復來,仍舊先咬老實人開手,‘投石下井’,無所不為。”
    838

    銅駝荊棘

    成語拼音:
    tóng tuó jīng jí
    成語解釋:
    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置于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
    成語出處:
    《晉書 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839

    踢天弄井

    成語拼音:
    tī tiān nòng jǐng
    成語解釋: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領極大。也形容頑皮到極點。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術踢天弄井,項羽力拔山也那舉鼎。”
    840

    偷閑躲靜

    成語拼音:
    tōu xián duǒ jìng
    成語解釋:
    指偷懶。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第一個鳳姐事多任重,別人或可偷閑躲靜,獨他是不能脫得的。”
    * jing成語,jing的成語,帶ji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