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e的成語 (1019個)

    161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成語解釋: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鉆燧取火,構木為臺,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162

    焚林竭澤

    成語拼音:
    fén lín jié zé
    成語解釋: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喻只圖眼前利益。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明司馬澹若張公傳》:“竊恐焚林竭澤之后,能無魚驚鳥散之憂?”
    163

    風流蘊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蘊藉:平和寬厚;含蓄內秀。風度瀟灑;才華含蘊也可用來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北齊書 王昕傳》:“學識有風訓,生九子,并風流蘊藉,世號王氏九龍。”
    164

    風流缊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標格。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宋·王灼《碧雞漫志》第二卷:“晏元獻公、歐陽文忠公,風流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
    165

    風流醞藉

    成語拼音:
    fēng liú yùn jiè
    成語解釋:
    風流:風度,標格。形容人風雅瀟灑,才華橫溢。也形容文章詩畫意趣飄逸含蓄
    成語出處:
    《隋書·儒林傳·元善》:“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風流醞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由是為后進所歸。”
    166

    風馬不接

    成語拼音:
    fēng mǎ bù jiē
    成語解釋:
    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成語出處:
    《宋書 隱逸傳 王弘之》:“凡祖離送別,必在有情,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扈從。”
    167

    發蒙解縛

    成語拼音:
    fā méng jiě fu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解縛:解除束縛。指啟發蒙昧,解除束縛。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與顧箸溪書》:“其齷齪處,又恨不得就明公而為發蒙解縛也。”
    168

    發蒙解惑

    成語拼音:
    fā méng jiě huò
    成語解釋:
    發蒙:啟發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啟發開導,脫離蒙昧,解除疑惑。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故曰發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169

    逢年過節

    成語拼音:
    féng nián guò jié
    成語解釋:
    在新年之際或在其他節日里
    成語出處: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40回:“逢年過節,老太太時常想念,不過是兒行千里母擔憂。”
    170

    覆前戒后

    成語拼音:
    fù qián jiè hòu
    成語解釋:
    覆:傾覆;戒:防備。指前面事情的失敗可以為后面事情的借鑒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方慶傳》:“覽古人成敗之所由,鑒既往存亡之異軌,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171

    婦孺皆知

    成語拼音:
    fù rú jiē zhī
    成語解釋:
    孺:小孩子。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3回:“果如張仙所言,形于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
    172

    俯拾地芥

    成語拼音:
    fǔ shí dì jiè
    成語解釋: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成語出處:
    《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猶俯拾地芥耳。”
    173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成語解釋: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成語出處: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174

    俯拾皆是

    成語拼音:
    fǔ shí jiē shì
    成語解釋:
    只要彎腰來拾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 做“雜文”也不易》:“現在竟也累得來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著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雜文’。”
    175

    蝮螫解腕

    成語拼音:
    fù shì jiě wàn
    成語解釋:
    螫:蜂螫;解:放棄。手腕被蝮蛇咬傷,應立即截斷,以免危及生命。比喻面臨危險,必須棄小求大
    成語出處:
    元·王惲《雙廟懷古》詩:“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腹螫解腕。”
    176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成語拼音:
    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成語解釋:
    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割指亦是其類,乃吉祥也。”
    177

    逢時遇節

    成語拼音:
    féng shí yù jié
    成語解釋:
    時:季節;節:節氣。遇到四季節令。指過年過節的時候。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五回:“逢時遇節,俱賞金銀。”
    178

    繁文末節

    成語拼音:
    fán wén mò jié
    成語解釋:
    文:規定、儀式;節:禮節。過分繁瑣的儀式和禮節。比喻瑣碎多余的事情。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儀》:“儀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179

    繁文縟節

    成語拼音:
    fán wén rù jié
    成語解釋: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
    成語出處: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180

    放心解體

    成語拼音:
    fàng xīn jiě tǐ
    成語解釋:
    指人心離散、瓦解。
    成語出處: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放”,一本作“攸”。
    * jie成語,jie的成語,帶ji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