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o的成語 (798個)

    321

    焦沙爛石

    成語拼音:
    jiāo shā shí làn
    成語解釋:
    將沙燒焦,石燒爛。形容天氣非常酷熱。
    成語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為寒則疑冰裂地,為熱則焦沙爛石。”
    322

    嚼舌頭

    成語拼音:
    jiáo shé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說是非或者說廢話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你這嚼舌頭老淫婦!掙將錢來焦尾巴!”
    323

    交疏吐誠

    成語拼音:
    jiāo shū tǔ chéng
    成語解釋:
    交:交情;疏:不親近;吐:談吐,說話;誠:真誠,誠懇。交往雖然不密切,但說話非常真誠懇切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知幾其神乎,古人以為難;交疏吐誠,今人以為難。”
    324

    矯飾偽行

    成語拼音:
    jiǎo shì wěi xíng
    成語解釋:
    矯飾:做作,掩飾。善于掩飾,行為虛偽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后山詩話》:“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矯飾偽行。”
    325

    舊識新交

    成語拼音:
    jiù shí xīn jiāo
    成語解釋:
    識:相識;交:結交。老相識新朋友。形容朋友很多
    成語出處:
    清·黃遵憲《鄉人以余遠歸爭來詢問》詩:“舊識新交遍天下,可如親戚話依依。”
    326

    驕奢淫逸

    成語拼音:
    jiāo shē yín yì
    成語解釋:
    驕:驕橫;奢:奢侈;淫:荒淫;逸:安逸、放蕩。驕縱、奢侈、淫亂、放蕩。形容生活放縱奢移;荒淫無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327

    驕奢淫佚

    成語拼音:
    jiāo shē yín yì
    成語解釋:
    同“驕奢淫逸”。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彪傳》:“是以《春秋》愛子教以義方,不納入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328

    驕奢淫泆

    成語拼音:
    jiāo shē yín yí
    成語解釋:
    同“驕奢淫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
    329

    金石之交

    成語拼音:
    jīn shí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交:交情。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比喻友情堅貞不渝。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禽矣。”
    330

    金石至交

    成語拼音:
    jīn shí zhì jiāo
    成語解釋:
    見“金石之交”。
    成語出處:
    清·洪楝園《后南柯·招駙》:“卑人與令兄金石至交,今與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緣分定呢。”
    331

    交頭接耳

    成語拼音:
    jiāo tóu jiē ěr
    成語解釋:
    交頭:頭挨著頭;接耳:嘴挨著耳朵。頭挨著頭;嘴對著耳朵。指湊在一起低聲說話。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332

    焦頭爛額

    成語拼音:
    jiāo tóu làn é
    成語解釋:
    頭部和額部被燒焦、灼爛。比喻受到嚴重打擊而慘敗。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狽窘迫。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令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333

    腳踏兩只船

    成語拼音:
    jiǎo tà liǎng zhī chuán
    成語解釋:
    踏:踩。比喻因為對事物認識不清或存心投機取巧而跟兩方面都保持聯系。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他是腳踏兩只船,別企他兒當八路,小蘿卜,皮紅肚里白。”
    334

    腳踢拳打

    成語拼音:
    jiǎo tī quán dǎ
    成語解釋:
    用拳打,用腳踢。形容打得很兇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33回:“遇性暴賊人,還要腳踢拳打。”
    335

    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成語拼音: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
    成語解釋:
    塊壘:土塊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氣。指利用某種事物來達到消除憤懣不平的目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336

    腳踏實地

    成語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成語解釋: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認真、踏實、不虛浮;一步一個腳印。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8卷:“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337

    狡兔死,良狗烹

    成語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成語出處:
    《韓非子 內儲說左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38

    狡兔三窟

    成語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成語解釋: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339

    狡兔死,良犬烹

    成語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成語解釋:
    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八三回:“吾聞‘狡兔死而良犬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
    340

    狡兔三穴

    成語拼音:
    jiǎo tù sān xué
    成語解釋:
    見“狡兔三窟”。
    成語出處: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為潛身之計。”
    * jiao成語,jiao的成語,帶ji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