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o的成語 (798個)

    201

    鷦巢蚊睫

    成語拼音:
    jiāo cháo wén jié
    成語解釋: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極細乎?’晏子對曰:‘有。東海有蟲,巢于睫,再乳再飛,而不為驚。臣嬰不知其名,而東海漁者命曰焦冥。’”后以“鷦巢蚊睫”極言細微。鷦,通“焦”。指焦螟。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極細乎?’晏子對曰:‘有。東海有蟲,巢于睫,再乳再飛,而不為驚。臣嬰不知其名,而東海漁者命曰焦冥。’”
    202

    驕侈淫虐

    成語拼音:
    jiāo chǐ yín nüè
    成語解釋:
    同“驕奢淫逸”。
    成語出處: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九卷:“徐知訓為淮南節度使,驕侈淫虐,為朱瑾所殺,一方甚擾,主亟往代之,悉反其治,謙寬惇裕。”
    203

    嚼穿齦血

    成語拼音:
    jiáo chuān yín xuè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仇恨
    成語出處:
    宋 文天祥《滿江紅 代王夫人作》:“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
    204

    臼杵之交

    成語拼音:
    jiù chǔ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與杵不相離。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吳祐傳》:“公沙穆秋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憑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205

    較短比長

    成語拼音:
    jiào duǎn bǐ cháng
    成語解釋:
    見“較短量長”。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猛回頭》:“看近來,西洋人,到了極步,這是我,毫未曾,較短比長。”
    206

    較德焯勤

    成語拼音:
    jiào dé chāo qín
    成語解釋:
    顯著的德行和功勞。
    成語出處:
    唐·韓愈《劉統軍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207

    饑凍交切

    成語拼音:
    jī dòng jiāo qiē
    成語解釋: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志·魚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饑凍交切,然竟不死。”
    208

    較短量長

    成語拼音: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成語解釋:
    指比較長短,評論優劣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較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
    209

    較短絜長

    成語拼音:
    jiào duǎn liàng cháng
    成語解釋:
    謂比較高低。
    成語出處:
    清·蔣恩《兵災紀略》:“當斯時也,君子道消,小人道長,誰敢與之較短絜長哉?”
    210

    交淡若水

    成語拼音:
    jiāo dàn ruò shuǐ
    成語解釋:
    指道義上的往來。
    成語出處:
    《莊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11

    教導有方

    成語拼音:
    jiào dǎo yǒu fāng
    成語解釋:
    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成語出處: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一變而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212

    驕兒騃女

    成語拼音:
    jiāo ér bā nǚ
    成語解釋: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驕,通“嬌”。
    成語出處:
    明·文征明《耕漁軒倡酬名跡序》:“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
    213

    接耳交頭

    成語拼音:
    jiē ěr jiāo tóu
    成語解釋:
    接耳:嘴湊近耳朵;交頭:頭靠著頭。形容靠得很近,低聲交談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便是那些服侍的,無不一個個接耳交頭,頌揚贊賞。”
    214

    澆風薄俗

    成語拼音:
    jiāo fēng bó sú
    成語解釋: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
    成語出處:
    唐 陳黯《辯謀》:“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
    215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成語拼音:
    jiào fù chū lái,jiào ér yīng hái
    成語解釋:
    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216

    雞飛狗叫

    成語拼音:
    jī fēi gǒu jiào
    成語解釋: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直叫喚。形容亂成一團
    成語出處: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反“掃蕩”》:“忽然,鄰莊雞飛狗叫,老鄉們拖著孩子向莊外奔跑。”
    217

    椒焚桂折

    成語拼音:
    jiāo fén guì zhé
    成語解釋:
    比喻仁人志士被殘害
    成語出處:
    魯迅《集外集 詩》:“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巖展素心。”
    218

    江翻海攪

    成語拼音:
    jiāng fān hǎi jiǎo
    成語解釋:
    猶江翻海沸。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二郎搜山圖歌》:“江翻海攪走六丁,紛紛水怪無留蹤。”
    219

    矯國革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é sú
    成語解釋:
    匡正國事,改革敝俗。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六》:“矯國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馬貞索隱:“矯正國事,改更弊俗也。”
    220

    矯國更俗

    成語拼音:
    jiǎo guó gēng sú
    成語解釋:
    匡正國事,改革敝俗。同“矯國革俗”。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六》:“矯國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作“矯國更俗”。司馬貞索隱:“矯正國事,改更弊俗也。”
    * jiao成語,jiao的成語,帶ji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