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a的成語 (806個)

    601

    四海為家

    成語拼音:
    sì hǎi wéi jiā
    成語解釋: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治全國。后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面環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帝本紀》:“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
    602

    四海一家

    成語拼音:
    sì hǎi yī jiā
    成語解釋:
    四海之內,猶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統。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603

    身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身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指名譽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明 婁紹書《無聲詩史》:“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604

    聲價百倍

    成語拼音:
    shēng jià bǎi bèi
    成語解釋:
    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地位大大提高
    成語出處:
    清·姜紹書《無聲詩史·董其昌》:“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605

    受夾板氣

    成語拼音:
    shòu jiā bǎn qì
    成語解釋:
    夾在中間受氣,兩頭不討好
    成語出處: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臨滿腦門冒火,感到他在受夾板氣。”
    606

    聲價倍增

    成語拼音:
    shēng jià bèi zēng
    成語解釋:
    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指聲譽和社會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成語出處:
    宋·洪咨夔《諸莊提舉啟》:“品題一出,聲價倍增,四學士之名等華岳而俱重,六君子之選與日星而并垂。”
    607

    身價倍增

    成語拼音:
    shēn jià bèi zēng
    成語解釋:
    建立或增進個人的權威、影響或聲望
    成語出處:
    608

    受夾板罪

    成語拼音:
    shòu jiā bǎn zuì
    成語解釋:
    夾在中間受罪,兩頭不討好
    成語出處:
    609

    三家村

    成語拼音:
    sān jiā cūn
    成語解釋:
    指偏僻的小鄉村。
    成語出處:
    宋 蘇軾《用舊韻送魯遠翰知洛州》:“永謝十年舊,老死三家村。”
    610

    嗜痂成癖

    成語拼音:
    shì jiā chéng pǐ
    成語解釋:
    嗜:愛好;痂:瘡口表面的硬殼。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語出處:
    《南史·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611

    善賈而沽

    成語拼音:
    shàn jià ér gū
    成語解釋:
    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成語出處:
    《論語·子罕》:“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612

    十家鍋灶九不同

    成語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成語出處:
    李茂榮《人望幸福樹望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鍋灶九不同。”
    613

    說家克計

    成語拼音:
    shuō jiā kè jì
    成語解釋:
    談說勤俗持家的事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有一等婦女每相隨,并不說家克計,則打聽些閑是非。”
    614

    繕甲厲兵

    成語拼音:
    shàn jiǎ lì bīng
    成語解釋:
    繕甲:修理鎧甲;厲:磨礪;兵:武器。指作軍事準備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敝邑恐懼懾伏,繕甲厲兵,飾車騎,習馳射。”
    615

    聲價十倍

    成語拼音:
    shēng jià shí bèi
    成語解釋:
    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地位大大增高。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這大人們伯樂一顧,便聲價十倍,何愁那州縣不極力奉承。”
    616

    詩家三昧

    成語拼音:
    shī jiā sān mèi
    成語解釋:
    作詩的訣竅。
    成語出處:
    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
    617

    身家性命

    成語拼音:
    shēn jiā xìng mìng
    成語解釋: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權奸掌握之中。”
    618

    繕甲治兵

    成語拼音:
    shàn jiǎ zhì bīng
    成語解釋:
    繕甲:修治鎧甲。比喻作軍事準備。亦作“繕甲厲兵”。
    成語出處:
    《詩經·鄭風·叔于田序》:“叔處于京,繕甲治兵,以出于田。”
    619

    喪家之狗

    成語拼音:
    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語解釋:
    失去靠山,無家可歸者或喪失了主子、惶張驚恐,無處投奔者
    成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兩個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似漏網之魚。”
    620

    嗜痂之癖

    成語拼音:
    shì jiā zhī pǐ
    成語解釋:
    嗜:喜愛;痂:瘡口結的硬殼;癖:積久的嗜好。原指愛吃瘡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羅剎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
    * jia成語,jia的成語,帶ji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