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1921

    無跡可尋

    成語拼音:
    wú jì kě xún
    成語解釋:
    沒有蹤跡可以尋求。多謂處事為文不著痕跡。
    成語出處:
    《宋書·謝方明傳》:“有必宜改者,則以漸移變,使無跡可尋。”
    1922

    無際可尋

    成語拼音:
    wú jì kě xún
    成語解釋:
    找不出缺漏之處。
    成語出處:
    《魏書·李孝伯李沖傳論》:“人參心膂,出干政事,獻可替否,無際可尋。”
    1923

    五脊六獸

    成語拼音:
    wǔ jí liù shòu
    成語解釋: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
    1924

    五積六受

    成語拼音:
    wǔ jī liù shòu
    成語解釋:
    形容不便活動,只能呆板地坐著。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9回:“這五積六受的甚么模樣?可是叫親家笑話。”
    1925

    無計奈何

    成語拼音:
    wú jì nài hé
    成語解釋:
    謂無法可施。語本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1926

    聞雞起舞

    成語拼音:
    wén jī qǐ wǔ
    成語解釋:
    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成語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1927

    位極人臣

    成語拼音:
    wèi jí rén chén
    成語解釋:
    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綝傳》:“臣伏自省,才非干國,因緣肺腑,位極人臣。”
    1928

    危機四伏

    成語拼音:
    wēi jī sì fú
    成語解釋:
    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樂觀。上海此時也是危機四伏。”
    1929

    無計所奈

    成語拼音:
    wú jì suǒ nài
    成語解釋:
    同“無計奈何”。
    成語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我今日無計所奈,砍了這一束荊枝,負在背上,回山寨見俺公明哥哥去也呵。”
    1930

    霧集云合

    成語拼音:
    wù jí yún hé
    成語解釋:
    形容眾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晉書·輿服志序》:“張曜日之靈旄,駢羅列布,霧集云合者也。”
    1931

    無濟于事

    成語拼音:
    wú j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濟:有益。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于事。”
    1932

    物極則反

    成語拼音:
    wù jí zé fǎn
    成語解釋:
    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成語出處:
    《鹖冠子·環流》:“美惡相飾,命曰復周;物極則反,命曰環流。”
    1933

    烏集之交

    成語拼音:
    wū jí zhī jiāo
    成語解釋:
    指以利聚合,不以誠相待的交情。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解》:“與人交,多詐偽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之澔。”
    1934

    枉己正人

    成語拼音:
    wǎng jǐ zhèng rén
    成語解釋:
    枉:彎曲,不正;正:糾正。自己立腳不正,卻要去糾正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1935

    物極則衰

    成語拼音:
    wù jí zé shuāi
    成語解釋:
    極:盡頭。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衰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1936

    無稽之談

    成語拼音:
    wú jī zhī tán
    成語解釋: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成語出處:
    宋 鄭樵《通志 總序》:“且謂漢紹堯運,自當繼堯,非遷作《史記》,廁于秦、項,此則無稽之談也。”
    1937

    無稽之言

    成語拼音:
    wú jī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沒有根據、無從查證的話。
    成語出處:
    《尚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1938

    烏集之眾

    成語拼音:
    wū jí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猶言烏合之眾。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故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而成帝業。”
    1939

    外寬內忌

    成語拼音:
    wài kuān nèi jì
    成語解釋:
    謂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楊戲傳》:“維外寬內忌,意不能堪。軍還,有司承旨奏戲,免為庶人。”
    1940

    萬籟俱寂

    成語拼音:
    wàn lài jù jì
    成語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成語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