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1881

    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成語拼音: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成語解釋: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1882

    橐駝之技

    成語拼音:
    tuó tuó zhī jì
    成語解釋:
    指高明的栽培技藝。典出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成語出處:
    典出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1883

    通險暢機

    成語拼音:
    tōng xiǎn chàng jī
    成語解釋:
    使險要之地暢通無阻。
    成語出處:
    鄭觀應《上晉撫胡蘄生中丞條陳》:“今欲通險暢機,誠非火車鐵路不為功。”
    1884

    同心共濟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gòng jì
    成語解釋:
    亦作“同心協濟”。謂齊心協力,克服困難。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朋黨論》:“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共濟。”
    1885

    天相吉人

    成語拼音:
    tiān xiàng jí rén
    成語解釋: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成語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兄弟彈冠》:“違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卻望節飲食,休勞碌。”
    1886

    痛心疾首

    成語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成語解釋:
    傷心而且頭痛。形容傷心痛恨到了極點。疾首:頭痛。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1887

    恫心疾首

    成語拼音:
    tōng xīn jí shǒu
    成語解釋:
    恫:疼痛。形容極端仇恨
    成語出處:
    《新唐書·蕭銳傳》:“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恥。”
    1888

    同心協濟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xié jì
    成語解釋:
    見“同心共濟”。
    成語出處: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故仁宗皇帝時,雖有西夏元吳之叛,而晏然若無事者,以韓琦、范仲淹同心協濟也。”
    1889

    童言無忌

    成語拼音:
    tóng yán wú jì
    成語解釋:
    忌:忌諱。兒童講話誠實,縱出不吉之言,無須見怪。譏人說話幼稚可笑
    成語出處:
    巴金《家》:“老太爺因為覺群在堂屋里說了不吉利的話,便寫了‘童言無忌,大吉大利’的紅紙條,拿出來貼在門柱上。”
    1890

    同舟而濟

    成語拼音:
    tóng zhōu ér jì
    成語解釋:
    濟:渡水。大家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891

    同舟共濟

    成語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成語解釋: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892

    叨在知己

    成語拼音:
    tāo zài zhī jǐ
    成語解釋:
    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為您的知己朋友。
    成語出處:
    清 霽園主人《夜潭隨錄 崔秀才》:“謂叨在知己,亟當如命。
    1893

    無邊無際

    成語拼音:
    wú biān wú jì
    成語解釋:
    際:邊緣處。形容范圍極為廣闊。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
    1894

    望塵不及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bù jí
    成語解釋:
    見“望塵莫及”。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趙咨傳》:“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1895

    望塵靡及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mí jí
    成語解釋:
    見“望塵莫及”。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如廝隸之于貴官,負弩前驅望塵靡及耳。”
    1896

    望塵莫及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mò jí
    成語解釋: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塵:塵土;莫:不;及:趕上。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咨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1897

    望塵追跡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zhuī jì
    成語解釋:
    比喻趕上別人的前進速度。
    成語出處:
    孫中山《建國方略·知行總論》:“其時之政治制度、道德文章、學術工藝,幾與近代之歐美并駕齊驅,其進步之速,大非秦漢以后所能望塵追跡也。”
    1898

    無縛雞之力

    成語拼音: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語解釋:
    縛:捆,綁。雙手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虛弱或力氣小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了。”
    1899

    違法亂紀

    成語拼音:
    wéi fǎ luàn jì
    成語解釋:
    違犯法令,破壞綱紀。
    成語出處:
    任斌武《無聲的浩歌》:“毫無疑問,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違法亂紀事件。”
    1900

    枉費心機

    成語拼音:
    wǎng fèi xīn jī
    成語解釋:
    白白地費了一番心思。枉:白白地;心機:心思;計謀。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0回:“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